第五章(1 / 2)

第五章

和劉邦共同打天下的人裏,能夠善終的也隻有張良、蕭何、陳平幾個人,蕭何不用說,那是在政治上不斷的注入補倉買新股,充愣裝傻表決心,犧牲自己的利益名譽作無奈狀,才化解了一次次的信任危機,得以保全性命。史書有這樣的記載,也就在劉邦平定陳豨叛亂之際,聽說蕭何給呂後定計誅殺了韓信,為他剪除了後患。高興之餘的劉邦即刻封賞蕭何食邑五千戶,並派遣五百兵丁供蕭何驅使。蕭何自然也是大喜過望,於是,設酒擺宴,遍請朝臣,一時間相府裏,賀者盈門,喜氣洋洋。這時有一個叫“召平”的門客一臉沮喪的告訴蕭何,丞相將要大禍臨頭了。蕭何問其究竟,他從容告訴蕭何,皇上率兵平叛,征戰沙場,風餐露宿,自顧不暇,而丞相坐鎮京都,卻得到如此厚賞,說明皇上對丞相已經不大放心了。蕭何聽了召平的這一番話後,當時驚得目瞪口呆,麵目失色,一時不知所措,忙問門客召平,如何是好。召平告訴他,此時不但不能接受皇帝的封賞,還要拿出自己的家財作為軍餉派家人帶到前線去犒勞皇上才是。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喜。

黥布造反後,劉邦親自率軍去平叛,在平定叛亂期間,劉邦在前方不斷派使者來京都詢問蕭何的所作所為。蕭何認為皇帝帶兵平定叛亂,糧餉緊缺,於是,他一方麵製定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措施,發展經濟,安撫百姓,鞏固後方。另一方麵積極籌措兵丁糧餉,源源不斷地輸入前方,並將自己的私有財產全部奉獻給朝廷,他這樣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劉邦出力效命,試圖取得劉邦的信任。不料,有一天,他的一位門客慌裏慌張地跑來告訴他,丞相,您不久將要被誅滅九族了。蕭何聽了恐懼異常,忙問,這又是怎麼回事?門客告訴他,您身處相國之位,功居天下第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您仍自勉自厲,勤勞王事,並且不惜將自己的家財奉獻出來作為軍餉,皇帝還能拿什麼來封賞丞相呢?更何況,自從您入關以來的十多年間,製定的法令政策,深得民心,關中百姓對您感恩戴德,百般擁護。皇上在前方作戰,之所以屢屢派人來谘詢您的作為,絕非對您關懷備至,那隻是對您放心不下,怕您一朝得到關中百姓的擁戴,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如果是這樣,皇帝回朝後還能放過您嗎。一席話令蕭何汗流浹背,麵如土色,驚慌得不知如何是好。門客接著告訴蕭何,事到如今,化解這場信任危機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丞相您趕快廣置田產,廉價收購百姓的土地,多放高利貸,向百姓收取巨額利潤,隻到弄得民怨沸騰,這樣才能讓皇上放得下心。蕭何仍舊依計而行,劉邦聽了非常高興。

劉邦平定黥布叛亂後,在回京的路上,數以萬計的百姓攔道告禦狀,狀告相國蕭何廉價強征民宅、民田的不法行為。劉邦到了京城長安,蕭何去未央宮陛見皇上,劉邦指著桌案上的一疊檢舉信笑道:“相國強奪百姓田產為己所有,百姓都上書揭發相國的不法之事,還請相國自己去答複百姓吧。”蕭何見劉邦今日神采語氣異於尋常,深知自己的這一出戲演得非常成功,才令龍心大悅。於是,他乘著劉邦高興之際請示道:“長安地狹人稠,百姓的耕田嚴重不足,可否將上林園中大片荒蕪的土地劃歸百姓去耕種,閑置著也白白被禽獸糟踐。”劉邦不聽則已,一聽龍顏大怒,“相國是不是接受了商人的賄賂,才來為他們向我索求上林苑的。”即刻傳旨將蕭何送交司法部門隔離審查,過了好些日子,沒有結果。一個叫王侍的大臣情知蕭何無罪,隻是不小心披了人主之逆鱗,才惹出這樣一場大禍來。一天上朝時,他在朝堂上質訊劉邦:“蕭相國有什麼大罪,陛下竟然對他用盡酷刑,並戴上刑具將他投進大獄?”劉邦倒也誠實,他沒有掩飾自己的心思,非常坦然地告訴王侍:“我聽說李斯在擔任秦皇的宰相時,凡有善事都歸功於君主,但凡罪過都是由自己來承擔的。而今,相國收授了商人的賄賂,來為他們請托我的上林苑,用這種手段來討好百姓,請問他這樣做,將置我這個人主於何地,百姓如何看待我?” 王侍分辨道:“宰相的職責就是安撫天下百姓,穩定江山社稷,如果是與社稷百姓有益的事情,丞相請托於陛下,有什麼過錯嗎?陛下說丞相是因為收授了商人的賄賂才有所請托的,那麼證據何在?”劉邦一時語塞,看著王侍發怔。“陛下試想一想,當初楚漢戰爭相持四年,之後又是陳豨、黥布叛亂,陛下親自帶兵前往平叛,這個時候,蕭相國據守關中,隻要他跺一跺腳,函穀關以西的大片土地恐怕不是陛下今天所能擁有的了。相國不在這個時候為自己圖謀江山社稷這樣的大利,今天怎麼會去收授商人的幾個小錢呢?剛才陛下還提到秦皇,難道陛下就不知道秦皇正是不願意聽從群臣的勸諫,不願聞說自己的過錯,才丟失了天下,這樣的昏君暴政也值得效法嗎?” 王侍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辭令劉邦心悅誠服,即日下旨釋放蕭何。並不無自嘲的對蕭何講“相國替百姓請托上林苑,我不答應,我不過是桀紂一般的昏君庸主,而相國則是伊尹、周公一樣的賢相。我之所以要將相國監禁起來,還不是想讓天下百姓知道我的過錯嗎?”蕭何聽了這番話,感動得老淚縱橫,叩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