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十七大以來,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麵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十七大以來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新的實踐基礎上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新的探索,有了新的新發展,研究十七大以來科學發展觀的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政治意義。
一、更加突出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概念,豐富了科學發展觀的政治內涵
科學發展觀開宗明義地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揭示了這一發展觀的全部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
(一)、更加強調執政黨的建設
胡錦濤總書記在建黨九十周年講話中也指出:“回顧90年中國的發展進步,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當”。[2]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也在當。這是因為,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執政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在複雜多變曆史條件下,黨員隊伍素質與其承擔的曆史使命還存在不少不相適應的地方,需要我們加強執政黨建設。目前我國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麵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我國正處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向前邁進。”〔3〕在新的曆史方位上,我們黨要完成其所承擔的曆史使命,需要克服前進道路上所麵臨各種考驗,而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同黨肩負的曆史使命還存在不少不相適應的地方。”〔4〕P⒊在這樣的曆史機遇期,“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風險,全麵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關鍵在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5〕這既是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和黨肩負的曆史使命,又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根本要求。
2、在新的曆史征程上,我們黨能否帶領全國人民去克服麵臨的挑戰與困難,這是對我們黨執政的能力的一次考驗。十七屆四中全會上,把執政能力建設作為重點強調:提出了“四個考驗”,即“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四個考驗”的提出基於“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黨九十周年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又提出了黨內存在的“四種危險”:“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與十七屆四中全會的決議相比較起來我們看到,“建黨九十周年講話”更加強調“四個危險”:“全黨必須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麵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6〕這不僅表現出我們黨在90年輝煌成就麵前不驕不躁,在嚴峻的形勢和挑戰麵前更加清醒,而且也說明,在紀念建黨90周年之際,我們的黨更加重視自身建設,把黨的自身建設問題擺在了首要的和更加突出的位置,黨重視自身建設的旗幟更加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