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劉岩的苦惱(1 / 2)

若說起劉岩的這些皇後皇妃這些女人,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以至於在史書上記載的一些事情,在後世人都不敢相信,這倒像是野史外傳,當時有編修官記錄下了這一次的場麵,皇後和三位貴人紛紛拿出陛下所饋贈的首飾珠寶,卻沒有一件貴重之物,多半是普通百姓之家都能買得起的,那些才女也是如此,當時皇後所穿也不過粗布衣服,並無華裝,餘者盡皆如此,有人問皇後為何?皇後答曰:“如陛下一般,天下百姓尚且沒有擺脫溫飽,百姓無食我等何以飽餐,百姓無衣我等何以華裝,陛下有言,凡事當以百姓為念,百姓還有餓死者,送我鳳頭釵已經奢華,也令我等慚愧,如今拿出來賤賣,換些錢糧賑濟百姓也是理當如此。”

有些事情再後來編著《通天年史》的時候,無數臣工爭論,有些東西是不是應該寫上,比如隨婉兒賣毒藥,烏娜打把勢賣藝,庫瑪當街賣場,塔拉莎賣兵器,總之這些女人很多的行為很古怪,但是當真籌了很多錢,救了很多百姓,當時感動了無數百姓,到了最後百姓為了捐錢,連擺攤用的竹竿都給買了回去,一時成為天下美談。

有人有意無意的將此事傳到了青兗二州,果真將百姓感動的痛哭流涕,後來有人將此事改編為一出戲劇,名為《皇後賣釵》,隻是後來已經再也演繹不出當時的情形。

不說這些事情,但是在過了年之後,卻發生了一件讓劉岩很是惱火的事情,那就是遼東又發生了叛亂,張唐在經過了一年的拚殺之後,終於打敗了公孫家,在遼東站穩了腳跟,勢力涵括了遼東郡遼西郡遼東屬國玄菟郡樂浪郡還有侵占了高句麗的一部分,甚至扶餘的一部分,乃至於打敗了烏桓,勢力擴張的很厲害,幾乎將烏桓絕滅,要不是烏桓是在撐不住了,趕在過年的時候向大漢國稱臣求援,劉岩還真的不知道呢。

不得不說張唐是個人才,在許攸的幫助下,如今勢力不小,臣民六十餘萬,與年前的時候,竟然登基稱帝,國號遼,史稱遼高祖福威皇帝,建都新昌,擁兵四萬之眾,與臨渝肥如屯兵,觀望右北平,出兵攻占了令支海陽,最可恨的是竟然聯絡東鮮卑幾個部落,準備一起反抗大漢國。

當消息送到劉岩這裏,劉岩除了著惱之外,卻是好一陣哈哈大笑:“當年就看著這個張唐不簡單,果然成了氣候,不過可惜呀,張唐他錯生了時候,現在沒有時間理會他,北方大雪未化,一時間也不能征戰,讓張頜領兵一萬五千,裴元紹為副將,以田豐為軍師,進駐漁陽郡,張唐就交給他們了,不但要給我把張唐擋住,還要將遼東給我拿回來,給他們三天時間征調部隊,三天之後出兵漁陽郡,道路不好走,可以借助雪橇,糧草從常山國中山國代郡上穀郡涿郡征調,並且讓劉和準備輜重,不用擔心,不過是長了一個毒瘤而已,興不起大浪來的。”

其實整個冬天新軍就沒有停下,雖然沒有打仗,但是在不停的調動,從幽州對付張唐青兗二州的曹操,揚州的孫權,到交州的爭奪,戰線連綿幾千裏,新軍總計投入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多萬,也就是說四十個人就要支撐一個兵卒,這對於劉岩來說是已經很大的負擔了,畢竟還要負擔官員,幾乎是每七十多個人就要負擔一個官員,這還是已經盡量精簡了,大漢國不養那麼多的官員,但是比起魏國吳國,大漢國官員其實還是多了,雖然去掉了一些政務人員,比如說將衙差和郡兵重合,沒有那麼多的底層官吏,但是大漢國卻有很多醫官學官農官和將造官,當然這都是籠統的叫法。

好在現在國力強了,百姓富足了,並沒有感覺到沉重,這些增設的官員在增加了百姓負擔的同事,卻也在為百姓的生活不斷地起到了改進,正是因為有了他們,讓糧食大規模的增產,旱澇能夠確保有收成,百姓們還是很支持的,而且這些純技術性的官員卻很受歡迎,畢竟這都是和百姓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

相比起大漢國,魏國如今四百多萬百姓,養了十萬大軍,如果加上郡兵超過十五萬,也就是說是二十多人養一個當兵的,加上地方上的官員眾多,何況劉岩不奉王侯,隻對有軍功和特殊貢獻的才會封賞爵位,比如說一些當朝二品大員卻沒有爵位,而一些底層的農官學官因為成績突出,往往會授予爵位,這和魏國吳國不一樣,魏國為了拉攏人,維護魏國的運轉,曹操封賞了不少,孫權也是如此,甚至剛出生的孩子,隻要是姓曹姓孫的都能封王封侯,但是大漢國,包括劉岩自己的孩子都沒有爵位,按身份上都是白身,這甚至引起了很多臣工的反對,有的還逼著劉岩確立太子,不過劉岩卻是不在意,隻是淡淡的道:“當初我也是白身,一樣可以創下這樣的基業,如果讓他們生來就居於高位,那麼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君王,所以能不能成為君王就要靠他們自己,我已經有定滑輪了,不過這件事此時說起來還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切都要靠他們自己去做事,去贏得大家的認可,而不是拉幫結派搞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