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一年的秋季,後漢國的並州冀州涼州司隸大部分地區情況也並不好,糧食的產量也不行,遭遇了罕見的大旱,這一場大旱波及了北方大部分地區,唯一的是幽州收成不錯,但是幽州方經戰亂,想要以一州之力撐起後漢國來,那也是絕不可能的,好在後漢國先前還有些餘糧,最少這一年後漢國沒有出現意外,糧食勉強夠應付的,但是支撐一場大的戰役卻是有所欠缺。
劉岩回到長安的時候,各種不利的消息紛紛傳來,並州冀州有幽州暫作支援並不會出問題,而司隸有荊州南陽郡作為支撐,也沒有問題,唯獨涼州比較慘,但是卻還不至於出現餓死人的情況,隻是糧食卻一直在告急。
當然也是有好消息傳來的,張繡周倉文醜這一戰,占領了渤海郡全境,收複了河間國,威逼清河國,而清河國的百姓,很多也是支持劉岩的,所以在清河國始終存在著動蕩,曹操也隻有調集上萬大軍屯駐清河國,免得清河國一旦出問題的話,將會威脅到曹操的退路,可以直接威脅曹操的老巢,所以曹操還是很重視清河國的。
而另一個好消息,卻是遠征塞外的張聰送回來的,經過大半年的廝殺,張聰在塞外建立了三座城池,雖然隻是土城牆但是對沒有任何攻城器械的匈奴卻是無計可施,幾次被截斷後路,匈奴和張聰著實的幹了幾場硬仗,但是麵對新軍的武器,匈奴到底吃了大虧,在蕩陰山被張聰堵住,殲敵三千多,俘虜了兩千多,逃走了三千多,至此匈奴士氣大落,段時間沒有敢隨便進攻,而張聰不簡單,一麵大漲一麵偷襲匈奴部落,將所有的女人孩子遷往城中,派人看押,逼得那些匈奴人隻能拚死保護城池,這也讓匈奴的壓力大增,而且張聰還想涼州輸送了一萬隻羊,也正是這一萬隻羊,才讓涼州勉強的度過了這個災年,當然後來,張聰不斷的勝利,築城蠶食的方向不斷地向前推進,不少的匈奴部落被偷襲,甚至到後來都不敢輕易出兵,特別是靠近張聰這邊的部落,除了堅守大寨,那個敢輕易離開,也不知道張聰那裏得到的消息,隻要有部落一出兵,不用多久,張聰就摔派人趕到,人少了就打一場,抓了老弱婦孺就朝城裏退,逼得那些匈奴人成為城池的守護者,所以張聰的兵馬不但沒有越打越少,反而越打越多,足足占據了少半個匈奴部落。
這對於劉岩來說無疑是振奮人心的,何況還是對待外族的,隻是一說到張聰,劉岩很難打起精神來,誰知道這家夥勢力大了會不會有別的想法,但是如此的大功勢必不能沒有一個說法,劉岩所以隻是給張聰加了太保,然後有加了執金吾,這都不是職位,也不是爵位,但是卻是一種殊榮,而且有很大的特殊性,太保雖然不論品行,但是卻和三公九卿算作一等,而執金吾則是一種名譽,不管怎麼說也是讓張聰很高興,張家還從來沒有出過這等光宗耀祖的事情。
而另一個好消息,就是西域都護府諸國,鑒於後漢國越來越強盛,隱隱的是有取代大漢朝的跡象,一些西域小國便有了想法,再說張聰不斷地征戰匈奴也讓西域小國想得更多,一些小國本來就飽受匈奴的欺淩,而這些小國沒有力量反抗匈奴,畢竟有些小國臉匈奴的一個部落都比不上,隻能委曲求全,但是後漢國的強盛卻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所以在後車國國王的號召下,舉行了一次會晤,於是聯名上表後漢國,對後漢國稱臣,請求保護,願意每年上貢。
這消息在後漢國的朝堂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人請求劉岩對西域諸國進行撫慰,畢竟這代表著後漢強盛,國家強盛了,後漢國所有人都是興奮不已,至於西域小國進貢什麼反而不重要,畢竟隻要過得去就好,有這份心意就足夠了,又不指望著進貢過日子,不過劉岩對此反應很冷淡,即便是接見那些使者的時候,也隻是草草應付而已,這讓西域諸國趕到有些不安,卻是不明白他們那裏做錯了,一切都是按照對當年大漢的禮儀進行的,應該沒有問題呀?但是究竟是為什麼,其實劉岩是另有打算,臣屬再多也比不過自己的占領,當然這不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