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六日,朱治攻破鄀國,消息傳到宜城,登時引起了荊州軍的恐慌,文聘便奏請劉表,隨即領軍八千朝江陵撤退,但是在二十七日,當文聘到了編縣的時候,才發現一夜之間編縣的城頭上變換了大王旗,碩大的一個孫字迎風招展,見到這種情形,本就心中憂慮成疾的劉表當時吐了口血,就昏迷過去,無奈的文聘隻能擁著劉表趕回宜城暫住,隻是如此一來,本來就士氣低下的荊州軍卻是已經開始慌亂,軍卒之間開始私下議論,說荊州滅亡了,一時間亂象而起。
而到了三十日,文聘派出去的斥候還沒有傳回消息來,就有從當日楊趕來報信的探子,原來當陽也失守了,當陽被迫,徹底斷絕了劉表南歸之路,但是文聘還期望與將領能夠守得住,那麼隻要堅持一段時間,等柳比哦啊好轉,士氣亂作恢複,自己帶人多活編縣,還可以重新回到江陵,然後重起爐灶另開張,在慢慢囤積力量,將來還有反攻的時候,畢竟江陵還有大公子劉琦領五千兵卒鎮守,再說江陵也是一座堅城,並不那麼好攻打,唯一擔心的是劉琦年歲太輕,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
過了三天之後,周瑜大軍兵臨江陵城下,一時間江陵城中軍民震動,便瘋一般的傳開了劉表辭世的消息,而這個消息大家也都信了,不然周瑜怎麼能攻到江陵,而到如今襄陽那邊也沒有傳回消息,一時間城中陷入了恐慌,文臣武將盡皆悲痛不已,甚至作為長子的劉琦竟然披麻戴孝,一時間是愁雲慘淡。
周瑜不敢拖得太久,不然一旦劉表的消息傳回來,城中一旦死守的話,一時片刻還真的拿不下江陵,時間越久對周瑜越不利,但是江陵是一座雄城,真要是想要強攻下來,這一萬大軍也不夠,再說周瑜也消耗不起,隨即周瑜於諸將商議,最終周瑜與還是決定策反王桀,卻說孫靜於王桀早就相識,關係還算是不錯,關鍵是孫靜了解王桀這個人,並非是那種死忠的人,而且王桀在荊州劉表手下混的很不得意,劉表對王桀始終不冷不熱,策反王桀還是有些把握的。
至於要如何如進城王桀聯絡,周瑜卻是另有定計,隻是找了一句屍體,當然是和劉表的身高體型差不多了的,弄一套劉表穿過的衣服的樣式並不難,再找一個會化妝的人畫一下妝,然後裝在棺材裏,遠遠地也看不清模樣,至於劉琦想要派人來看,那就讓王桀來吧,隻要王桀回去回話,說是劉表的屍體,就可以用計紮開城門,而周瑜並不想強攻,也不想打仗,卻是自有主意。
再說將消息傳到了江陵,原來孫軍是扶棺而來,棺材裏就是劉表的屍體,中國自古以來邊講究的是葉落歸根,講究的是一個孝道,如果劉琦不能把父親的屍體接回來安葬的話,那勢必會被人戳脊梁骨,就是城中的那些文武百官,這臉麵上也過不去,所以所有人都表示了關注。
而隨著孫靜造訪,城中雖然也能猜測到孫靜刺來必無好事,但是關係到劉表的屍體,卻還是請孫靜進來了,當然是作為座上賓,孫靜講起了襄陽之戰,隻可惜他們來晚了,諸葛亮敗退,蔡瑁造反,劉表慘死,文聘被殺,四萬大軍死的死降的降,一時間讓人唏噓不已,但是卻沒有人懷疑是假的,畢竟如果劉表還在的話,相信周瑜也打不到這裏的。
隨著孫靜的講解,蔡瑁簡直就是被人罵死了,但是之後便是最重要的問題,迎接劉表的屍體進城,而周瑜又有什麼要求,傻子也不會相信周瑜會大公無私到把四人送回來就沒有一點目的,當然一切必須是相互間能夠接受的。
孫靜變成了雙方的使者,來往於江陵城內外,周瑜對劉琦提出了將桂林郡和零陵郡歸屬江東的說辭,當然在這一點上劉琦是覺不會同意,於是周瑜又提出江夏郡劃入江東,比且將當陽以北的諸縣劃入江東,在這一點上,劉琦於眾人商量過後,便決定答應下來,因為實際上來說,江夏或是當陽以北已經被江東孫氏完全控製,說也不過是一個場麵話。將來勢力夠了還是會收回來的。
那麼接下來就是一個問題,劉琦需要讓人去看劉表的屍體,隻是派誰去呢?本來劉琦是想派親兵去的,不想王桀站出來隻是歎息道:“州牧大人英雄一世,身份尊貴,如今雖然已經仙去,但是也應該去一個身份說得過去的才顯得尊重,一個親兵實在是不妥,臣願意自薦,我去看望州牧大人的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