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冀州滅亡(1 / 2)

袁紹死亡的消息傳開,舉國震驚,曹操的反應最激烈,隨即對鄴城發動了強攻,而袁紹的死訊傳到鄴城,讓袁紹的長子袁譚卻知道大廈將傾,隻能召集城中的謀士商議,但是眾人卻發現,再也無力回天,袁譚沒有能力掌握袁紹留下來的一切,包括冀州這個爛攤子,一時間鄴城人心惶惶。

至於袁紹的死訊傳開,冀州上下震動,人心惶惶,而隨著逢紀扶棺準備送袁紹會汝南汝陽安葬,所過之處,官員將領都出來相送,但是隨著袁紹的離開,便有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袁紹一死,冀州無主,他們這些冀州官員將領該何去何從,而隨著袁紹的離開,劉岩興兵一萬,隨著袁紹之後南攻,所過之處,嬰陶七千人馬不戰而降,隨即南下任縣、平鄉、南和、巨鹿、廣幹、廣年解釋望風而降,一直到在列章與曹軍遭遇,這才算是停下了步伐,不過隨即份三千軍去攻易陽,而此時在另一路新軍大軍已經攻占了襄國,隨著兩路大軍壓境,易陽淪陷,可惜邯鄲卻已經被曹操派人占據,也是曹操看透了形勢,不敢遲疑,硬實分出無千軍,一路兩千軍攻邯鄲,一路三千軍鎮守列章,也虧了劉岩暫時沒有和曹操動手的打算,這才暫時安穩下來,隨即以易陽廣年廣幹經縣為防守,與曹操大軍相望。

再說劉岩安頓好大軍之後,留下楊修焦觸王寬裴元紹鎮守南線,隻領近衛營三千而加上五千降兵之後,有典韋洛寒隨行,再去看了經縣之後,留王寬領五千軍鎮守,自己則領著八千人從南麵轉攻南宮而去,而此時已經被魏延龐德鞠義三位打得沒了脾氣的張頜,在丟失了下博之後,狼狽的退守信都,本來是想和袁紹在堂陽一線聯合,結果迎來的卻是袁紹的死訊,這讓張頜當時就傻了眼。

消息傳開,張合不下五千人沒有了絲毫戰意,對於兵臨城下的魏延等人一點想法也沒有,隻是窩在城中,但是城中的糧食無多,幾方打探,這才知道楊氏嬰陶已經落入了劉岩之手,而往南,劉岩已經從經縣攻來,往東是清河過和渤海國,那是曹操的地盤,甚至接著傳來了文醜投降的消息,這無異於雪上加霜,而此時張繡從涿郡攻入何建國,一路上幾乎不能抵擋,連日來下了易縣、鄚縣、高陽,至此兵進武恒,在武恒與夏侯淵所部遭遇,兩軍都準備攻武恒,結果還沒有攻打武恒,兩軍就撞在了一起。

本來根據劉岩和曹操的命令都是不能動手的,但是誰曉得偏偏武恒守將也有意思,直接打開了東城門,然後自己堵在東城門朝夏侯淵和張繡高聲道:“武恒不能收,所以我決定投降,現在關鍵是我投降誰,要麼你們進城決一死戰,要麼在城外分出高下,誰勝了我就投降誰,不然你們就商量一下誰退走吧。”

張繡年少氣盛,眼見武恒就在眼前,自然不肯就此放手,何況人家武恒守將誠意十足,已經命令城中八百兵卒出來繳械投降,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投降誰,張繡便立刻吩咐部下分出兩千軍去接收武恒城,但是八千大軍卻在監視夏侯淵大軍,緩緩地移動。

隻是夏侯淵如何願意就此放棄到手ide功勞,結果崔軍要強占武恒,隨即雙方就在武恒城門外展開了大戰,好一場廝殺,張繡戰夏侯淵也是棋逢對手,一時間相持不下,而兩方兵卒卻是士氣都很旺盛,於是廝殺愈加慘烈,但是畢竟夏侯淵隻有五千人,而張繡卻是一萬大軍,加上有神槍營為根基,新軍便占了大便宜,最終被新軍轟了兩炮之後,夏侯淵摔殘餘的三千軍退走。

照理說張繡站了武恒也就罷了,偏偏張繡和夏侯淵打出了真脾氣,在夏侯淵逃走之後,張繡怒恨之下,竟不肯就此罷休,隨即留下一千人馬,率領七千大軍追著夏侯淵而去,兩人一前一後朝中水的方向而去,而中水夏侯淵也才占領,本來留守的人馬不多,結果等到了中水城下,被張繡追的太急,竟不能進城,隻能望城而逃,而中水守將一件夏侯淵逃走,無奈的選擇了投降,如此一來中水又落在張繡手中,但是張繡卻還是不肯放過夏侯淵,便一直追著夏侯淵朝樂平方向而去。

而另一路文醜領三千軍從易陽出發,進攻曹操占據的文安,一日攻克文安,稍微修整,便起兵攻東舒平,又兩日克東舒平,得知夏侯淵大敗消息的束州守將秦琪,竟不敢戰,而選擇了投降,這秦琪原本是袁紹的故將,後來投降了曹操,本就是牆頭草,如今有投降了文醜,不過文醜也不那麼簡單,隨即征兆秦琪為副將,轉攻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