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醜把投降的消息很快就送到了劉岩手中,讓劉岩大為興奮,文醜也是當世名將,能夠投效獨異於劉岩來說絕對是如虎添翼,不過唯一可惜的是,文醜還讓人給劉岩捎來了一句話:“醜背叛州牧大人心中深感不安,思及州牧大人對醜的恩情,心中時常有愧,遂決定雖然已經降了漢王,但是發誓金生不於州牧大人征戰,如果令漢王心中不忿,醜寧願一死,但望漢王成全爾。”
就這一句話讓劉岩很無奈,不過如此重情重義的人,劉岩始終存折一絲敬佩,便派人給文醜回了信,並親手手書一封,封文醜為征南將軍,二品武將銜,食祿兩千石,同時保證不讓文醜和袁紹征戰,所以派張繡出兵進攻河間國的易縣、高陽、鄚縣,而讓文醜跟隨張繡出兵渤海郡的章武,就是讓文醜不合冀州軍遭遇,而去攻取渤海郡的章武,章武一破,幽州三郡便完全重回後漢國手中,至於曹操兵進魏郡,一刻攻不下鄴城,便覺沒有心情理睬章武,而且此時夏侯淵還在對河間國樂成,根本沒有心思能顧忌章武,再說曹操也明白,劉岩攻章武就是為了收回三郡,此時曹操是絕不會在和劉岩開戰的。
暫且將張繡這邊放開,此刻在巨鹿郡卻是拉開了一場憾世大戰,而這一切卻是一個冀州軍的小兵引起來的,這小兵不過是最普通最底層的一名小兵,但是一場意外卻讓這小兵載入史冊,這名小兵叫做張唐。
事情的出現極其偶然,話說這一天劉岩決定和將大軍分作兩路,一路一萬大軍繼續南下攻襄國,一路卻是集合一萬大軍,由劉岩親自率領而轉攻楊氏和纓陶,劉岩自然不會強攻楊氏纓陶,而是打算屯兵在五茹的小鎮上,就此觀望兩縣之地,話說這五茹小鎮正是一處最合適的地方,北距楊氏不過二十裏,往南二十餘裏又是纓陶,但是從這裏走不足四十裏是平棘,而往西南走六十多裏就是高邑,這幾座城根本就是相對的四邊城。
劉岩這一次除了三千近衛營,另外還有三千騎兵,加上四千步卒,於楊修王寬合兵,除了平棘高邑各留守兩千兵馬之外,幾乎所有的新軍將士都給拉了出來,但是囤在五茹卻並不打算攻城,而是拖住袁紹,隻要袁紹不敢動彈就好,隻要袁紹不敢動彈,到時候往南下襄國易陽邯鄲,最後破梁期,鄴城就在眼前,而還有另一路龐德五千人馬已經攻占了阜城,正在威脅堂陽扶柳,也可以往西南而轉攻楊氏纓陶,當然也可能受到攻擊,劉岩就是為了給龐德作掩護,再說還有一路魏延鞠義合眾五千人從安平出發,破了饒陽破武遂,轉而再攻下博,隻要下博一破,到時候就完全和在阜城的龐德連成一線,那時候就能完全放開,隨即三路大軍合力而攻楊氏纓陶,完全減除袁紹。
所以在抵達了五茹的這一天,劉岩隻是於楊修商量了一番,隨即便下了命令:“王寬,你領兩千騎兵屯兵楊氏城外五裏處,隻要袁紹不出城就不用理睬他,當然如果可以吃掉敵人也可以打一仗,但是最重要的是監視楊氏的冀州軍,一舉一動也不能錯過。”
隨即一轉頭朝一旁剛剛趕到的裴元紹望去:“裴元紹,你領兩千騎兵屯兵纓陶城外五裏,最重要的也是監視纓陶的那五千人馬,任何動向一定要及時彙報,都準備好烽火,一旦有風吹草動立刻就點燃烽火,咱們要做的就是將袁紹死死地拖在這裏,隻要他不能動彈就是咱們的勝利。”
“諾——”王寬裴元紹紛紛抱拳,這便下去準備,隨即各領兩千人馬出擊,在抵達了楊氏纓陶之後,除了一麵紮營,一麵安排探馬將兩城周圍幾十裏完全封鎖,想要將袁紹困頓在這裏,這些騎兵都是機動部隊,隻要有點風吹草動就能立刻追上去咬住敵人。
如此安排好,劉岩於楊修率領六千大軍有份做兩處大營,各為掎角之勢,而王寬裴元紹所領的兩部人馬,就像是延伸出去的兩條手臂,借助烽火相連,可以讓兩部人馬如臂指使,而劉岩便居中策應,如此布局,可謂是天衣無縫。
但是相對於興奮地劉岩,在楊氏的袁紹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這邊劉岩趕到,那邊也傳來阜城被龐德攻陷的消息,同時各種不利的消息一一傳來,幾乎讓袁紹差點抓狂,偏偏一時間並不敢亂動,如果想要圍剿任何一路大軍,無疑是要全軍而動,到時候你打這邊,那邊就要攻下楊氏纓陶,但是不懂的話,敵人又會慢慢合圍,這讓袁紹感覺到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