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箭雨過後,鮮卑人損失慘重,在經過一個時辰的廝殺,三千人已經死傷過半,還有許多輕傷在堅持,但是明顯的鮮卑人在進攻上已經疲憊,衝殺起來精神小了許多,攻城戰的時候,攻城的軍隊肯定會比守軍要多付出許多,而鮮卑人本身就不善於攻城,又沒有太多的器械,加上近衛營的悍勇,鮮卑人終於堅持不住了,雖然沒有撤退的號角聲,但是這一軍在損失了接近兩千人之後,終於如潮水一般撤了回去,這讓正在後麵準備的鮮卑軍趕到很無奈,這樣一來對於攻城的延續性就大打折扣,很多人都將白死了,因為第二梯隊的兩千人此時還在三裏之外,縱然是跑過來那也需要時間,而這段時間裏,新軍就可以準備城防,檑木碎石滾水加上箭矢武器,或者還可以加上搶救傷員,從新部署城防情況,從而讓本來的很多機會溜走。
此時的大虎部落首領拓跋無咎和那海部落的段天日一張臉都是很陰沉,因為這三千人正是他們兩個部落出去的,結果沒有撤退的號角就撤了回來,按照準備是需要等第二梯隊接近三百步之後,第一梯隊才能撤退,然後隨機第二梯隊補上,這樣銜接起來,新軍就沒有時間準備,就會大大的增加攻破道人城的可能性,但是這樣一來,第二梯隊就會等於重新攻擊,會讓第二梯隊造成沒有必要的傷亡。
再說此時劉岩看著還沒有趕來的第二梯隊的鮮卑軍,忽然笑了,而隨著鮮卑人的撤退,劉岩知道自己可以有段時間調整一下,這實在是太重要了,不但可以重新準備城防,而且還可以讓兵士們休息一下,可以恢複不少的體力,雖然三裏之外隻需要兩碗茶的時間,但是就是這點時間在戰爭之中也是很重要的,能夠讓許多將士活命下來。
“快點搶救傷員,讓鄉親們立刻準備檑木碎石,近衛營和民軍的弟兄抓緊休息,檢查武器,將弩匣從新上箭矢——”劉岩想也不想,便直接下命令,這樣的廝殺已經井裏的太多了,幾乎已經形成一種本能,不用想都知道做什麼,但是略一遲疑之後,劉岩還是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程猛,你領三百鄉親們立刻打開城門,在城牆下三百步之內取回箭矢,號角聲一旦響起就立刻退回來,快——”
隨著劉岩的命令,沒有人遲疑,戰爭期間,時間就是生命,哪怕是一眨眼也可能有無數的變化,城中的百姓們隻要能動的就去準備檑木碎石了,這時候扒房子即便是再不舍,也沒有人遲疑,先不要說劉岩承諾過,等打敗了敵人,一定會給鄉親們重新修建房屋,隻能比現在的更好,百姓們相信劉岩這位大王,因為她是真心為他們著想,雖然代郡才歸入後韓桂不就,但是醫館學堂,以及供給製和許多新鮮的農業器械生活器械,都滿滿的進入了代郡,讓百姓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所帶來的不一樣,這些變化讓百姓們感受到了劉岩對他們的關心,而且後漢國的律法更多的是在保護他們這些百姓,以前的地主惡霸沒有了,沒有一人再敢欺負百姓,官員們也拜年了,不在作威作福,而是必須全心全意的為了百姓做事,為了地方的發展努力,而且以前的貪官汙吏都被清算,地主惡霸都被處置,許多的陳年冤案也被解決,這一切都讓百姓之地哦啊一件事,那就是劉岩是真心為了百姓好,曆朝曆代都沒有這麼好的大王,不相信劉岩還能相信誰,這也是為什麼百姓會拚死一戰的另一個原因。
近衛們將剩下的箭矢天津弩匣之內,但是卻隻有不到三百具弩匣備填滿,許多長矛大刀都已經損毀不能在使用,沒有新的武器,就隻能使用臨時準備的木刺,當然,所有的武器裝備還是先讓近衛營選擇,畢竟近衛營才是主力,民軍終究是配合,不過民軍不會計較這麼多,依舊是歡欣鼓舞的做事。
程猛根本不會去想,直接領著三百青壯出城去收集能夠使用的箭矢,這些人手裏拿著糞叉和木刺,看上去和一幫山匪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這些人的速度卻很快,城門被打開了,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再跑,拚命的跑,直接衝出去,在城牆下而三百步之內,尋找可以用的箭矢和武器,然後背在身後,如果遇上還活著的鮮卑人,索性就補上一槍,這些事已經不用劉岩在交代。
第二梯隊快要接近了,還有裏許的距離,劉岩終於下令吹響了號角,城外的百姓匆忙撤了回來,沒有人會拿自己的性命去賭,不過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收獲還是不錯的的,最少五千隻的利箭被收了回來,大多還能再用,而一些武器也都武裝了民軍還有部分百姓,比起木刺到底要好得多,最少替下去了一些糞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