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江夏(1 / 2)

看著孫策猶豫不決,反而一臉的苦惱,周瑜卻是一聲低笑:“主公,你都有主意了,何必再來問我,從開始你說話就隻是再說是不是要答應劉岩,卻沒有提及過天子,心中可不是已經動心了,隻不過實在考慮利害得失而已,既然如此,也不過是和劉岩商討利益的最大化,這件事依我看可以大營劉岩,不過卻不能大張旗鼓,隻需恢複天子,當即出兵,而且是全力出擊,不過可以回信劉岩,答應劉岩的要求,不過不能讓劉岩對外聲張,這樣好了,我來給劉岩寫一封信就是了。”

“那不是自欺欺人嗎,天子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傳出去徒讓天下英雄笑話。”孫策搖了搖頭,到底在擔心他的名聲。

孫策的模樣讓周瑜很無奈,兩人相交多年,各自的脾氣都知道,孫策聰穎天成,隻是頗多江湖習氣,太看重自身得虛名,明明知曉於劉岩合作是最為有力的,如果能夠占據荊州,那麼就有了雄霸天下的資本,但是孫策還在猶豫,看來就必須自己來點醒他了:“主公不必擔憂,劉岩何許人,天下之梟雄,確不會在意那麼多的虛名,此人胸有城府,主公大可為之,可起草一份繳文,言稱討伐劉岩,同時起大軍,隻是咱們吳地和劉岩的後漢國卻沒有接壤之處,要想兵進長安,那必須借道而行,路有兩條,其一走豫州經雒陽而攻長安,其二走江夏攻打襄陽而進長安——”

“公瑾,你說的這兩條路根本就不通嘛。”孫策一陣苦笑,卻是搖頭不已:“雖然我沒有不臣之心,但是天子怎麼可能把所有的信念都壓在我的忠心上,天子是絕不可能讓我走雒陽的,至於江夏,哪就更不可能了,試想黃祖與我有殺父之仇,就算是我為了大義可以先不報此仇,但是黃祖敢相信嗎?”

“誠然如主公所言,天子絕不會借道,那麼就隻有走江夏一途,轉而攻襄陽,黃祖自然也不肯,何況如今本身雙方就在交戰,那不是正好嗎,兩條路都走不通,可不是等於合了劉岩的心思,其實劉岩何曾不是想到這些,才會給主公來信,人家早就把咱們的路給劃好了,咱們隻有這一條路呀。”周瑜歎了口氣,臉上卻沒有高興,反而深深地歎了口氣:“將來劉岩絕對是咱們最大的敵人,隻可惜咱們此時沒有可以和劉岩抗衡的力量,將來絕對有一戰的。”

孫策打量著周瑜,卻忽然有些怪異的說了一句:“公瑾為何不看看劉岩的來信。”

周瑜一呆,卻沒有說話,取過劉岩的信拆開來,仔細的看了一遍,臉上卻是與也來越難看,最終無奈的歎了口氣:“主公,此人的心智決不再我之下,將來此人絕對是主公最大的敵人。”

見孫策臉有異色,周瑜苦笑了一聲,將書信一擺:“主公仔細看過,相信必有感受,心中所言將所有的厲害都說清了,把咱們要走的路都給準備好了,天子那條路不通,那就隻有攻江夏,如今劉表屯兵宜城,又怎麼可能讓咱們兵進襄陽,到時候於劉表必有一戰,那麼攻取荊州也就有了借口,況且劉表怎麼可能看著咱們攻取江夏,雙方廝戰,等於將劉岩的軍隊解脫出來,那時候劉岩會回軍而攻豫州攻雒陽,至於咱們既然要和劉表開戰,就隻有將劉表斬滅,等滅了劉表去了荊州,相比所有的戰事都結束了,而且這個計劃還有不得咱們不去做,不然的話,等戰事停歇,在想取荊州就不太可能了。”

兩人一陣沉默,半晌,孫策才嘿了一聲:“那繳文就勞煩公瑾著手了。”

隨即一封沒有署名的信送出酉陽,心中沒有提及其他,隻說一切可成,暗中進行,就算是被人截獲也無甚緊要,同時排出信使直奔雒陽,請求出兵經豫州攻長安,另外對天下宣了一份繳文:臣以天下,有國賊而壞朝綱,今有天子詔令,策率數萬將士響應王命,進討國賊,凡輜重糧草皆為國而捐,凡將校兵卒馬革裹屍,為大漢之國昌民盛,江東數萬字第皆不望還鄉,以為天下己任。

果不其然,孫策開始征調兵馬,三萬大軍從江東而來,往酉陽集合,加上原本的一萬多大軍,合計四萬餘,籌備軍馬糧草,戰旗招展,戰鼓聲傳遍江東之地,手下將士都知道是要進討國賊劉岩,卻不知其他。

但是天子的消息很快傳來,果然如預料之中的那樣,天子根本不讓孫策進入自己的地盤,卻說如今天下諸侯皆有反心,就算是孫策標榜著忠心,但是不也是隻是在為了自己考慮嗎,何況真若是忠心,就應該如徐榮一般,直接在天子手下效力,可是孫策一邊搶占地盤,一邊和朝廷委派的官員廝殺,又何曾將朝廷看在眼中,要是天子讓他進入豫州那才有鬼,好幾萬軍隊一旦真的進了豫州,真的靠近了雒陽,萬一孫策起異心,將雒陽攻克,那可不是又是一場政變,天子劉協算是已經怕了被人挾持的那種日子,好不容易擺脫出來,又怎麼會在冒這種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