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和解(2 / 2)

至此,黑山軍徹底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曾經號稱百萬的黑山軍,在劉岩一點點的蠶食之下卻是被吞噬,不知道如今張燕想起來那時候,劉岩願意接受那些老弱病殘,到現在張燕是不是很後悔,但是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沒有根基的黑山軍終究是不可能成就一方基業的。

就在劉岩收降黑山軍的時候,在鄴城附近,袁紹和曹操碰了幾次,到底是曹操兵少,微微吃了點虧,但是另一方麵,於郭嘉對上的高覽,眼見郭嘉竟然要過斥丘西去,一時間按耐不住,和國家影棚了一次,雙方損兵折將,一時間僵持起來,卻沒有料到,曹操在這時候忽然回軍斥丘,於郭嘉前後夾擊,高覽大敗,最終引四千殘軍退守鄴城,至此斥丘成為一座孤城。

但是隨即袁紹兵進,在斥丘西麵的胡楊林大戰,雙方誰也沒有討了便宜,但是這一戰,卻是直接救了已經岌岌可危的斥丘,雙方在斥丘附近糾纏著。

而隨著黑山軍的整頓,在接到外麵送到消息,劉岩卻是一陣哈哈大笑,心中便有了計較,於張燕合計了一番,一方麵將一些老弱病殘由程旭引領出了太行山,進了常山國,於在九門真定助手的楊修取得了聯係,而劉岩親率一萬大軍,忽然並處太行山,這一日攻克了中丘柏人這兩座小城,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在接到劉岩的消息的時候,楊修忽然出兵五千,奇襲欒城,一夜之間連下欒城高邑,將元氏房子包圍,駐守元氏的袁紹大將韓莒子、呂威璜,還有在房子的呂曠,一時間驚惶不安,而因為被曹操拖住,袁紹根本不能派除大軍增援,在劉岩回擊房子的時候,呂曠選擇了投降,隻剩下元氏還有韓莒子、呂威璜兩人領三千軍駐守,但是隨即楊修於劉岩合軍,雙方一萬人馬兵臨元氏城下,兩門火炮轟開了元氏的城門,隨即典韋呂曠左校令人殺進元氏,一個時辰之後,韓莒子、呂威璜無奈之下投降,至此元氏陷落,唯有一座上艾孤零零的還立在常山國,隻是上艾的守將趙睿,卻是袁紹的死忠,雖然僅有一千人馬,卻是死活不肯投降。

接到消息的袁紹當時差點給氣的吐血,劉岩真是有點神出鬼沒,在他與曹操糾纏的最緊要的時候忽然出兵,而且好像黑山軍已經投降了,這讓袁紹有些擔憂,為了應付這一切,袁紹在召集了逢紀田豐等人商議之後,組一種給曹操送去了求和書。

而因為劉岩的忽然介入,曹操也感覺到了一股危機,於郭嘉商議之後,卻和袁紹達成了和解,雙方各自撤兵,曹操撤回了平恩,而袁紹也下令顏良張郃退回來,本來已經拿下半個東郡的顏良,還有將要攻占定陶的張郃,接到消息差點罵娘,但是軍令如山,有些時候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能夠決定勝敗的。

其實袁紹何嚐甘心,也知道張郃都要攻占定陶,但是袁紹卻是無可奈何,如果此時於曹操糾纏,最少五六萬大軍被拖在魏郡,而在趙國巨鹿郡和安平國河間國的幾萬大軍都被拖住,一旦劉岩乘勢北略,兩相夾擊治下,很可能會崩潰,到時候縱然勝了曹操,但是等待的也是滅亡,其實袁紹心中也是在滴血。

至於曹操就更無奈了,因為大軍出征,糧草並不豐厚,而且因為被牽製,這一次隻是出動了三萬大軍,不然也不會一直沒有動靜,眼見劉岩攻城略地,曹操心中這個恨呀,但是沒有辦法,如果繼續和袁紹硬拚,那麼到時候就隻有兩敗俱傷,又如何麵對強大的劉岩,那時候反被劉岩占了便宜,所以也隻有放棄眼前既得的利益,暫時讓袁紹於劉岩拚一陣,或許到時候袁紹於劉岩拚個你死我活,他曹操還能占便宜呢。

於曹操達成和解,一方麵將顏良張郃回調,一方麵出動兩萬大軍,由高覽為前鋒,袁紹親自督軍,朝襄國進發,一場大戰在即,而與此同時,劉岩也不敢大意,在中丘柏人屯兵一萬,準備迎擊袁紹,但是與此同時,在纓陶駐守的牽招郭援忽然出兵攻高邑,配合袁紹大軍,於楊修在玉旬台一場大仗,楊修兵敗退回高邑,折損並兵將近三千,戰爭的陰雲籠罩了燕趙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