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劉協揮軍相縣、肖縣、杼秋、豐縣、沛縣,轉攻锧縣、竹邑、蘄縣、符離等縣,等劉宏得到消息的時候,去隻剩下穀陽、洨縣、虹縣、向縣、龍亢、公丘幾縣,隻是等他趕回去,還能剩下什麼,劉宏難道要和劉協硬拚,那不也成了反賊嗎,如今天下群雄討逆,難道劉宏還能在這時候鋤頭,等著被人討伐,匆匆趕回去的時候,卻在龍亢於劉協相逢,被劉協親自領兵相逼,最後也隻能無奈的投降,至此沛國落入劉協之手,勢力有一部大增,將潁川陳國梁國沛國陳留還有汝南郡的北部連城一片。
而此時見諸侯起兵討伐,荊州劉表即刻騎兵五萬,撲南陽而來,他與其他人不同,為的是拿下南陽郡,將荊州一統,反正有荊州為根基,而其他人卻是隻能派輕兵而往,就算是拿下南陽郡也保不住,自然不肯盡全力。
至於劉璋也從益州出兵五千攻袁術,反正大家多半都是做做樣子而已,劉璋也沒在乎輸贏,勝自然是好,敗了也無所謂,反正不會損害自己的根基的,隻要別人無法指責自己就行了。
說起劉表和劉璋這二人,也是如今碩果僅存的皇室宗親,按照李儒之計,曾經找劉表進雒陽為太尉,為三公之首,掌握軍事,隻要劉表進雒陽,那麼劉協就可以立刻占據荊州,如果有荊州這富蔗之地,有荊州這十萬兵馬,劉協就有把握收複天下,當然劉協也同樣征辟劉璋為司徒,為三公之一,掌管民政,征辟曹操為司空,掌管監察,分別開府,置僚佐,可惜的是,這一計沒有成功,劉表推脫身體有病,不能勝任,隻說為天子管好荊州,而劉璋則是說能力不足,曹操索性不理睬,至此全都成為泡影。
再說還有一個讓袁術想象不到的人物也跟著起兵,就是孫策,在加到聖旨之後,孫策竟然還在周瑜的建議下,弄出了一個祭天,從此宣布於袁術劃清界限,自稱大漢臣子,隨起兵五千,由程普率領,韓當為輔,有魯肅於呂範為軍師,從皖陵起兵,直攻曆陽、全椒、阜陵,算是攻的最起勁的一個,隻因為打下九江郡,便可占據此地,於別人不同。
知道孫策攻來,袁術差點給氣的背過氣去,隨命雷薄率軍八千迎擊,卻在曆陽為程普韓當所敗,雷薄更被韓當一刀斬於馬下,八千大軍頃刻敗亡,被孫策軍掩殺,一路攻至浚遒,卻沒有守得住浚遒,隨即程普韓當直逼合肥而去。
還有一路諸侯,乃是西涼馬騰,奉旨為伏波大將軍,也是馬家的尊號回歸,馬騰自然感恩戴德,隨即起兵一萬,隻是確實無路可走,在鶴陰於程銀僵持起來,被胡煒的一計,積水為湖,將馬騰去路阻斷,竟不能前進。
再說聖旨也是下到了長安,等劉岩趕回來的時候,陳宮撲徐庶賈詡齊聚於長安,正商議著究竟該不該出兵,不過劉岩看了一眼聖旨,卻是說劉岩起兵即為征東將軍,乃為中郎將之上,可惜這一偶如何看在劉岩眼中,不由得灑然一笑:“諸位,天子可是夠大方的,要天下諸侯起兵攻袁術,自己卻想坐收漁翁之利,真是有意思,不過單單一個征東將軍就像要我起兵,卻是不可能——”
眾人早就說過,天子這一計為驅狼吞虎,自然是要眾人去和袁術拚個生死,哪怕是不盡力,也是互相消耗,所謂敵弱則彼強,諸侯的勢力都有折損,那麼天子也就等於實力增強了,所謂蚌鶴相爭漁翁得利便是如此,隻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卻又不能不派兵,不然也不會這一家騎兵三千,那一家起兵五千了。
眾人隻是點頭稱是,哪知道劉岩卻是冷哼了一聲:“這點計謀也拿出來現眼,陳大哥,替我起草一份繳文,便說我劉岩自奉為漢王,起兵三萬,為天子斬滅叛逆之賊寇,請天子應允。”
“漢王?”眾人不由得一個個臉色大變,這不是明擺著要造反嗎,如今大漢天下,劉岩卻是自稱漢王,就隻差和袁術一樣稱帝了,陳宮忽的站起來,隻是驚聲道:“主公,使不得,此時絕不是好時候,不如再等等,咱們隨便拍三千兵去應付一下也就是了。”
一旁徐庶也是臉色大變,第一次於陳宮所想完全一樣,連忙擺手道:“不錯,陳大人所言極是,主公,此時還不是稱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