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下令李蒙甘寧全力進逼河東弘農,將屯兵於東恒新安宜陽陸渾一線,共屯兵兩萬大軍,著劄木合領兵兩千進駐長安,占據司隸重地,一時間硝煙又起,但是劉岩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的態勢劉岩也覺得還算是不錯,最少阻止了長達八年之久的長安之亂,讓三輔之地保持著平和,當然其中也有戰爭嗎,但是卻並沒有太大的傷亡,百姓也還能過下去,隻要有時間的話,就能慢慢地發展了。
隻是此時一時半刻自己卻不能從冀州擺脫出來,清河國此時還有危險,魏延依舊不知去向,暫時還不能從冀州離開,隻是心中還掛著司隸,也不知道甘寧受傷如何,想起來便是擔憂的很,卻又無可奈何。
一時間呆呆的不知道想些什麼,卻不知此時,龐統領五千大軍忽然攻破廣昌,隨即進去五鳳關,這消息又傳到了公孫瓚的耳中,讓公孫瓚一時間大怒,卻又隨即驚心起來,劉岩想幹什麼,無非是想掐斷他的後路。
樹欲靜而風不止,壞消息一件一件的傳到公孫瓚的耳中,就在劉岩領兵南下威脅信都的時候,劉岩的另一路大軍又拿下五鳳關,威脅涿郡,而這還不算,從代縣傳來消息,劉虞之子劉和領劉虞舊部鮮於輔、齊周、鮮於銀、閻柔等人反於代縣,擁眾萬餘,隨即因為當地民眾擁護劉和,不幾日就占領了代縣全境,又奔上穀郡而去,於公孫瓚部將鄒丹戰於涿鹿,斬殺鄒丹攻四千兵,其餘人歸降,如今占據涿鹿準備進攻漁陽郡。
公孫瓚當真是流年不利,從大好形勢忽然間邊做亂像,竟然會有失去根基的可能,如此一來,公孫瓚那裏還有戰心,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漁陽郡,真是太亂了,一時間是危機四伏,這可怎麼辦。
為了緩和這種氣氛,公孫瓚心中捉摸著,以來下令讓手下兵卒與各郡強行征糧,而來主動放棄攻略清河國,兵親自手書於劉岩,約請劉岩會麵與鄔縣於下博之間的梅平,共商大事,至於公孫瓚到底要怎麼樣卻沒有人得知,隻是要求劉岩暫停一切軍事活動,暫時不要進攻涿郡,而公孫瓚也承諾不再對清河國用兵。
當劉岩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卻是不由得哈哈大笑,將書信遞給典韋:“典大哥,公孫瓚這一次真的是慫了,如今約我要定城下之盟,看來又能狠狠地宰他一刀了。”
其實如今的形勢對劉岩有利,因為公孫瓚如今也是四麵受敵,加上遼東隱隱的也有作亂之意,公孫瓚可謂是內外交困,想要堅守下去都不容易,如果公孫瓚不能盡快趕回去主持大局,隻怕老巢都將被攻陷。
但是麵對如此的有利的局勢,劉岩卻是有些無可奈何,最近接連用兵,糧草已經開始供應不及時了,在這樣下去,很可能就會出現斷糧的可能,公孫瓚求安,劉岩又何嚐不是,所以這一次的約談卻是勢在必行的。
這一次,劉岩領近衛營一千,公孫瓚領白馬義從一千人,一起奔赴見麵的地點梅平,這梅平是一個小鎮,小鎮上人口不過一千多人,處於漳水之畔,本來是一個平和的小鎮,偏巧這一日有兩路大軍而來。
望著公孫瓚的大軍,劉岩卻是搖了搖頭,隨即公孫瓚遣人來,言稱雙方各帶十名衛士,於小鎮裏見麵,劉岩倒也不懼,便領典韋於十名近衛策馬進了梅平,這一次公孫瓚卻是一點也沒有玩花樣,隻是帶著十名白馬義從,在小鎮上的酒館之中等著劉岩,卻已經早就要了酒菜,正在自飲自酌,反倒是說不出愜意,根本看不出公孫瓚有城下之盟的樣子,讓劉岩也不得不佩服公孫瓚。
“易候好興致呀,袁紹蠢蠢欲動,劉和起於代縣,公孫度在遼東也是有異動,此時易候還有心思把我叫來喝酒,當真是心胸開闊呀,劉岩佩服得很,今日帶了一壇子好酒來請易候嚐嚐。”劉岩哈哈大笑,卻是將公孫瓚此時的情形說了個明白,一來是讓公孫瓚知道自己很明白當前的局勢,二來是也借此諷刺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