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興亡百姓苦(2 / 2)

將冀州諸事完全委托給楊修主持,留下魏延周倉裴元紹杜仲諸將防務,劉岩這才率領近衛營,合同龐統典韋甘寧一路回了並州,這一路並沒有太多的事情,畢竟是在自己的治下,而隨著對冀州增兵八千,冀州擁兵近兩萬,防務已經綽綽有餘,自然不用擔心,有楊修用計,有魏延主持軍務,確實很讓劉岩放心。

這一路回去,冀州所過之處無不是一片荒涼,很多地方的麥田都已經被踐踏的厲害,有的地方甚至已經幾近絕產,這讓劉岩很是心情沉重,對於農耕的發展也是迫在眉睫,一直到南行唐,劉岩終究人忍不住和龐統商議,冀州雖然是豐產之地,但是連年的兵禍,對冀州的農耕破壞極大,劉岩準備抽掉一部分糧草,好應付冀州萬一可能出現的饑荒,最少要保證不會餓死人,這已經是劉岩的底線。

隻是龐統認為,畢竟冀州還不算是很穩,一旦投入過大,將來萬一有所變故,那隻是增加了自己的負擔,而對敵人則形成了支援,畢竟並沒有人會如劉岩一樣,如果在每一地囤積糧食,一旦城池被攻破,是不會有人將糧食留給百姓的,隻會充作軍糧,這無疑等於是給敵人在形成支援,最終劉岩還是讚同了龐統的說法,兩個人商量過後,還是決定不斷的朝冀州運糧,隻是維持在石天的糧食而已。

但是無論如何劉岩堅持,將最新型的抽水車投入冀州和涼州,雖然龐統一再反對,但是劉岩最終還是固執已見,用劉岩的話來說,不管是哪一方的百姓,就算是這裏被敵人所占,但是敵人也不會搶抽水車,這些器械還是貴百姓使用,就算是成為敵人的地盤,最少糧食豐收,百姓們也不會挨餓,龐統終究勸不住劉岩。

從南行唐出發一路奔戌夾山而去,這裏已經修建了一個要塞,為望東關,意思就是指從此地眺望東方之意,此地是太行山脈,而戌夾山此地,周圍都是崇山峻嶺,根本不適合大部隊行進,也隻有戌夾山為兩個大山之間唯一的一條通往雁門郡的要地,原來的時候沒有內戰,此地不能凸顯重要性,但是自從進入諸侯混戰以來,此地卻成為並州於幽州冀州互通的三條路之中的一條,而且是通往雁門郡的唯一的一條路,地勢險要,一座雄關矗立在這裏,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新軍在此修建要塞,屯於兩山口,要想從此地進入雁門,卻必須經過戌夾山,當然如果是幾個人又另外一說,大軍要想從太行山上過去,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為人可以過去,馬匹輜重糧草卻暈不過去,就算是人過去了,沒有輜重糧草那也和自殺差不多。

修建戌夾山要塞,除了新軍的一千兵卒之外,就是鹵城的百姓自願利用閑時出義工,耗時十八天修建起來的,雖然頗有些簡陋,但是卻還是城牆堅固,而且對雙方進行防守,此地劉岩特別留守了三十名近衛,而作為守軍的將領,就是從近衛營出去的小校張超,從忠誠上講,此地完全在劉岩的掌握之中,沒有劉岩的手令,無論是從哪一方過去都是不可能的,這些人隻聽從劉岩的命令。

過了戌夾山,進了雁門郡,變能見到和冀州不同的景象,一路過去,墨家弟子帶來的新式抽水已經開始投入使用,此時有各縣的郡兵正在積極地配合百姓進行組裝,而且墨家子弟還設計了一個能夠收割糧食的東西,可以快速的收割糧食,比起單純的人工快了幾倍不止,當然現在一切隻是停留在理論上,但是百姓們卻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行到鹵城,劉岩正遇上從黑山折返的劉辟,當時不由得大喜過望,將劉岩著急鹵城縣衙,劉岩隻是關心劉辟此行如何:“劉將軍,快點說說,這一次去黑山的收獲,有多少人願意來並州?”

隻是麵對劉岩的興奮,劉辟卻是一陣苦笑,隻是搖了搖頭:“將軍,這一次去黑山並不順利,我鼓動百姓的時候被黑山的將領發現了,如今我是被趕出來的——”

劉岩一呆,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本來滿懷希望的一件事情,竟然是這樣收場,並州現在需要人口,而黑山軍卻是號稱有三十多萬,其中真真大哥兵卒也不過五六萬而已,剩下的卻都是劉岩想要的,但是劉辟的失利,卻讓劉岩有了一種危機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一切努力都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