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一鬧將起來,本來去了張聰身邊的兵士,也算是回過味來了,卻在也不願意呆在張聰身邊,徑自跑去那些兵卒身邊,三百人一起擁簇著去將隘口的城門打開了,張聰身邊不再有一個人。
張聰嘴角抽了抽,心中有一絲彷徨閃過,但是隨著大門打開,張聰卻不再猶豫,快步走了過去,果然就望見張遼已經率領馬軍過來了,陰沉的瞪了旁邊的那些兵卒之後,張聰三步並作兩步,便到了張遼馬前,猛地單膝跪在地上,將張勳的人頭托起來:“張將軍,張勳不肯投降獻關,我已經將他殺了,人頭在此——”
本來看著關口打開,那些兵士們默默地出來將摒棄放在一邊,心中正高興的張遼卻被張聰的一番話給打消了心中的喜悅,看看張聰那張依舊猙獰的臉,張遼心裏一抽,雖然那張勳是敵人,但是心中也難免一陣悲哀,對於張聰這個能對親人下手的家夥,再無半點好感,隻是凡亭山的隘口畢竟是張聰兵不血刃拿下來的,張遼還知道不能太過在意,隻是深吸了口氣,盡量的保持著平靜,輕輕點了點頭:“做得好,成饒,為張將軍記上頭功,等主公到來,為張將軍請功。”
身邊的軍司馬成饒抱了抱拳,應諾了一聲,這才讓張聰那可懸著的心放下了,不由得擠出一副笑臉,朝張遼沉聲道:“多謝張將軍厚恩。”
張遼沒有在和他多說什麼,這樣已經夠了,隻是一擺頭:“進關——”
隨即大軍進關,整編投降的韓遂軍,至於張聰也插不上手,也沒有人理睬他,在一旁卻是頗為尷尬,好在很快,整編便結束,張遼留下三百新軍將士,便領著新近投降的這些韓遂軍於張聰返回了烏氏縣城。
回到烏氏縣城,張遼可不敢大意,因為此時沒有過多的時間慢慢地整編這些降兵,整個烏氏縣城裏,新軍隻有三百不到,而降兵卻又一千多人,其中有屯將八人,還有一名小校,不用太多,隻要在韓遂到達的時候,有幾十個人鬧將起來,就很可能會讓烏氏陷落,張遼可不敢相信這些降兵。
無奈的張遼,隻能派人去朝那在抽取了三百新軍過來,不然隻怕真壓不住情況,同事讓段虎返回朝那主持大局,並且從朝那押送了三千石糧食刀烏氏,並且準備兵進高平,希望能夠拿下高平。
但是這個計劃卻並沒有能夠實施,因為就在張遼準備發兵的時候,卻忽然又探馬來報:“將軍,甘寧將軍率三千馬軍已經到了翠屏坡,離朝那還有不足二十裏。”
張遼一呆,甘寧到了,這也就是意味著韓遂大軍也就要眨眼就到了,心中一陣擔憂,好在有甘寧到來,已經阻斷了西歸的道路,隻是高平不拿下來,對這次的戰局還是會有一些影響和變化,心中一動,隻是吩咐手下,暫時看管烏氏,而張遼自己卻率領他的親兵,連夜奔赴朝那去於甘寧彙合。
趕到朝那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早上,張遼一雙眼睛烏黑,都已經兩天不曾休息了,即便是這樣,也沒有趕得及拿下高平,回到朝那的時候,正巧遇上甘寧準備吃早飯,二人相見,免不了是一陣激動。
“文遠,你可真是不錯,這麼短的時間竟然被拿下了朝那於烏氏,這下子主公也該放心了,這一次你當記首功呀。”甘寧隻是哈哈大笑,輕輕地錘了張遼一拳,倒也不眼紅張遼的功勞。
張遼到是沒有多說什麼,此時可不是探究功勞的時候,隻是一屁股坐下,好像一天多沒有好好地吃頓飯了,正好趕上熱乎乎的米粥,端起來便是一陣狼吞虎咽,讓甘寧嘲弄不已,直說張遼餓死鬼投胎。
“興霸大哥,此時時間緊迫,就別說那些沒用的了,薄薄穀於凡亭山已經拿下,隻是那裏病曆單薄,我聽聞興霸大哥領了三千大軍過來,這樣吧,你馬上分兵,一個關口增兵一千,不然隻怕應付不了韓遂的大軍,另外朝那還你的人鎮守,讓段虎立刻令人去烏氏,我領人去拿下高平。”肚中有了熱乎乎的飯,張遼也感覺精神一振,吐了口氣,將心中的打算說了出來,心中依舊盤算著,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時間詐開高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