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太師大人說得對,臣以為公主下嫁那是皇家的大事,從宮中法典上算計,需要采吉納彩,走各種流程,再說劉將軍先與太師的孫女有了婚約,眼見大婚在即,先不說劉將軍和白兒姑娘如何,這樁婚事可是陛下金口玉言,親自為他們定下來的,此時如是在提起公主,這怕是不太適合吧。”楊彪也趕忙躬身,雖然他也有些私心,但是所言所據確實都說在了理上,這確實不合適。
皇家公主千金之軀,又能如何能和別的女人一起成婚,縱然董白身為謂陽君也不行,若是退了董白這邊,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畢竟如今滿天下客都知道了劉岩和的董白的婚事,這要是此時給推了,讓董白有何麵目在活下去,再說又是太女子親自說出來的,所謂天子金口玉言,便是這麼個意思,豈能隨便更改,這時間也趕不及了。
而作為當事人的劉岩,心中此時正拚命地轉動,在琢磨著劉協此舉到底是想做什麼,給自己一個公主當老婆,那絕對不會是無因的,但是其中又有什麼目的呢,劉岩第一件事想得就是劉協在拖延時間,為的是給孫旭爭取時間,好讓孫旭拿下三郡之地,隻是真的隻是這麼簡單嗎?劉岩也不敢確定。
哪知道話說到這,隻等楊彪說完,不用別人接口,天子劉協忽然歎了一聲,用衣袖掩麵而泣,哽聲道:“諸位愛卿都知道,朕自小便沒有了父親照顧,母親取得也早,說句難聽的話,朕就像個沒人管的孩子一樣,當日的淒苦別人不知,宮中的兄弟姐妹多瞧不起我,隻是笑話我,沒有人願意跟我玩,甚至一些宮人仆役也都慢待我,我記得有一次足足有一天多沒有吃得上飯,當時我才七歲,那時候朕都以為自己要死了,但是多虧了皇姐看到了我,一點也不嫌棄我,從那以後就一直照顧我,從來沒有因為我沒有人管就輕慢了我,朕從小就覺得皇姐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人,有道是長姐比母,朕以為皇姐就是我最親最親的人,這些事情諸位愛卿有很多人都知道。”
天子的話讓眾人都很沉默,剛才還想勸阻的話,此時都憋住了,這些人到不都是董卓的人,但是天子的提議確實有為祖宗法度,各方個麵都不太合適,但是劉協說得情真意切,而且也一點也沒有說一句假話,眾人除了沉默,表現出對天子幼時的同情,卻不敢有別的表情,不然那就是一個大不敬之罪。
“打小我就沒見過皇姐笑過,我便一直想要逗皇姐開心,寧肯把自己扮成小醜,可惜皇姐一直心事重重的,卻始終沒有笑過,那時候朕還隻是陳留王,雖然看著皇姐難過,卻又別無他法,每每看到皇姐以淚洗麵,朕的心中簡直就像是在被人用刀子在剜,那時候朕就發誓,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讓皇姐過了開心,但是幾年過去了,朕想盡了一切辦法,卻依舊隻能看著皇姐那樣難受——”說到動情處,劉協真的掩麵而泣,眼淚嘩嘩的往下掉,這倒是真情,誰不知道天子與漢陽公主姐弟情深,這幾年一直便是漢陽公主在照顧他,若非如此,天子說不定都挨不到現在。
深吸了口氣,天子抹了抹眼淚,臉上的激動確實沒有作假,說起這些事還宛如昨日的事情,漢陽公主對他的千般好萬般好,天子記得一清二楚,如果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對他真心的好,那就是這位姐姐漢陽公主了,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吳綱提議,劉協第一件想到的就是不想利用漢陽公主,無他,隻因為關心爾,不過後來也想到劉岩確實是一個好夫婿,這才勉強同意,還是讓漢陽公主親自去看了,等漢陽公主回來,果然是對劉岩讚譽有加,將劉岩誇得天下少有,話語中更是對劉岩有一絲傾慕,劉協如何聽不出來,當時漢陽公主還曾當著劉協的麵感慨,說若是能照這樣一個夫婿,便是為他死也是心甘情願了。
也正是這句話堅定了劉協的心思,一方麵拖住劉岩不能回三郡之地,一方麵逼得韓遂造反,等韓遂造反了,又能派劉岩出征,名正言順,當然劉協並沒有像吳綱那樣設計想將劉岩害死,他所謀劃的是,想方設法將董卓在一次拖進戰爭的漩渦,讓董卓無暇顧及自己,自己才好慢慢地發展實力,最後奮發圖強,重新掌握朝政。
當然不能否認劉協是真心想為漢陽公主找一個好夫婿,對劉岩並沒有太深的成見,如果不是為了三郡的軍權,劉協還真想好好的和劉岩相交,因為劉岩不是董卓,基於這幾點,劉協才會在今日實施這個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