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0章 書籍信息(1 / 3)

《解體諸因》

··························

作者:【日】西澤保彥

錄入:棒槌學堂(第一、二、八),炮群-酷酷偵探(其餘)

發布於:輕之國度http://www.lightnovel.cn/bbs/

感謝棒槌學堂錄入,第三因由於衝突采用了咱錄入的台版。轉載請保留以上信息

··························

作者簡介:

西澤保彥(Yasuhiko

Nishizawa),一九六零年出生於日本高知縣,畢業於美國艾可德學院(EckerdCollege),曾任教於高知大學。一九九五年以連作短篇集《解體諸因》(匠千曉係列第一集)獲得島田莊司賞識而出道。同年另發表了兩部帶有科幻的推理作品《完美無缺的名偵探》及《死了七次的男人》,並陸續發表匠千曉係列、神麻嗣子係列、和屬於科幻推理的非係列作品《人格轉移殺人》。

序言

★日常的推理

有篇短篇推理小說,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台灣中部某大學醫學係的室友六人組,其中一人在考完試後忽然相當焦慮,深怕自己在作答某科高達一百題的考卷時,因為某些原因而填錯答案卷,從此兵敗如山倒,換來一個被當的結果。整個謎團就這樣開展了,所有人(包括讀者)就在一個美好的午後,聽著神探室友解釋究竟當事者有無填錯考卷答案……

這是藍霄的名作〈考試卷〉的大要,相當受讀者歡迎,但是如果我們把這篇小說的核心謎團與詭計抽取出來,賦予符合國情的外表,放到二十世紀初的歐美推理小說市場中,會得到怎樣的評語與看法呢?

我想「無聊」、「無趣」、「毫無吸引力」是最為可能的答案。

當然,我絕對不是仗著作者人好才敢這樣「嗆聲」,而是在當時的推理小說書寫中,這種沒有「屍體」的作品還是相當少見的,就像某二十守則說的:「推理小說絕對需要屍體」,屍體可以催化情緒與煽動讀者的正義感,對於推理小說本身的娛樂性有著加成的作用,像〈考試卷〉這樣「簡單」的小說是不會被接受的(不過當時還是有少數的如布朗神父探案有類似的展演);隨著時間的演進,推理小說也開始演化了,不再那麽強調血腥與屍體,而著重在謎團本身的吸引力,甚至還顛覆了「犯罪」的本質,讓推理小說中的謎團純粹化,不再帶有司法或道德的審判秩序意味。

特別是在日本,有一係列被稱為「日常推理」的作品,強調的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氛圍,雖然並不到江戶川亂步所言「奇妙之味」的地步,但仍舊是將目光投射向我們每天都經曆的日常事情,將或有不解之處膨大變形成舞台上的焦點,用個人的經曆、才智、邏輯推演,予以推敲出事件的原型,回歸日常生活。早一點的作者如戶板康二稱得上是開創此種類型可能的重大功臣(其中〈綠車廂的小孩〉格外值得一讀),晚近到了北村薰推出他的《空飛?馬》(空中飛馬),日常推理成為日本推理小說界的重要類型(特別是東京創元社推出許多作者都是專攻這個類型),如加納朋子、若竹七海、光原百合都是其中佼佼者。

還有,西澤保彥的「匠千曉係列」也是絕對不會被忽略的作品。

★匠千曉與他的朋友們

不管台灣或是日本,許多讀者對於西澤保彥的印象都是從《解體諸因》開始的,這本經由島田莊司推薦因此得而出版的短篇連作集不僅僅是西澤的出道作,更同時是他筆下著名係列「匠千曉」係列的首部作品,這個在日本也被稱為(匠與高千)的係列,其實與其他我們習慣的推理小說係列有許多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