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說的是‘隨著’,而不是‘帶著’。
隨著老母親,自然是做子女的將母親奉在高堂之上,自己則承歡膝下。
而帶著老母親,則很有一種……老太太似乎離了你,就活不下去了的味道。
一字之差,雲泥之別。
“……”
漢代以仁為本,以孝立國。
大夥兒對孝順父母一事,看得還是挺嚴重的。
當然了,這得是有良心的人。
也不排除有的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
聽得黃炎有此一問,太史慈母子心中,頓時對他增加了100點的好感度!
老太太還在頻頻點頭讚許,太史慈開口說道:“在下同鄉劉繇,之前被任為揚州刺史,而揚州這會兒卻被袁公路占據了去。在下本想隨母親大人,一道前去投奔,卻在曲陽受累於逃難的流民,以至於母子分散……”
“子義兄啊,這便是你的不對了啦……”黃炎做狀語重心長道,“令堂已然壽齡知天命,你怎忍心再讓她老人家,遭受這等顛沛流離之苦呢?殊不知,聖人雲,父母在,不遠遊乎?”
“嗬嗬,先生此言雖為大善,可聖人說的是,遊必有方,”老太太接過話去,笑著說道,“隻要子女有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做父母的又怎能拖累他們呢?”
“老夫人所言極是……”黃炎笑著恭維了一句,隨後卻又說道,“所謂這,子行千裏母擔憂,母行千裏兒不愁……為人父母的,子女那是他們心中唯一的牽掛……可做子女的呢?趁著父母親尚且健在人世的時候,你不趕緊多喚他們兩聲,而等到雙親不在的時候,你就連個喊爹喊娘的機會都沒了!子欲養而親不待啊,莫要讓自己背負著一生的遺憾與悔恨……”
黃炎這番話,卻是當真為肺腑之言。
說到最後,就連自己都不禁紅了眼圈兒……
自己的老娘,這會兒還被扔在了21世紀呢,也不知道她老人家的後半生,將要如何淒苦喲……
而黃炎的這一番肺腑之言,卻讓太史慈母子二人,雙雙感觸良多。
“先生高義,名不虛傳!太史慈願以先生為至交!”太史慈本就是至孝之人,聞言後又是重重一抱拳,再次躬身大禮。
“小兒今生能有先生這等至交,老身亦是歡喜不已。”老太太笑讚一句後,又萬般感激道,“今日若不是幸得先生搭救,老身怕是熬不過今夜,說不定這會兒,已經與小兒陰陽永隔了……”
黃炎忙笑著說道:“黃炎跟子義兄既為知己,更有心結為異性兄弟,老夫人喚我一聲太極便可……黃炎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豈敢邀功呢?更何況,老夫人豁達明理,淡泊寬容,上天必然會給您百歲高壽。”
如此一說,老太太更是心頭歡喜不已,隨後又笑著問道:“與先生在此相遇,自是你我緣分一場,卻不知先生來這徐州東海,所為何事?”
“近日來,下邳那裏戰事吃緊,黃炎是從陳留過來督戰的……”黃炎也不加掩飾,簡單提過兩句後,又笑著說道,“隻顧著跟您母子閑聊,卻忘了招呼您二位先填飽肚子,嗬嗬,黃炎失禮了……”
隨後,黃炎便吩咐了小二,趕緊備下酒食飯菜,款待這母子二人。
而老太太見著黃炎說起了政事軍事,也不便旁聽打擾,隻推說自己想要休息一會兒。
於是黃炎便吩咐了欣怡跟糜丫頭,將老太太請去後宅,安頓歇息,自己卻跟太史慈把酒詳談,幾近通宵達旦。
“……”
雖然一夜未能安睡,不過卻是戰果斐然啊!
欣怡跟糜丫頭本就冰雪聰明,又口綻蓮花,在老太太跟前將自家男人讚了個天花亂墜!
而黃炎這邊兒卻是噓枯吹生了一整晚,直將太史小哥忽悠得如墜雲裏霧裏……
第二天,老太太便將自家兒子叫到身前來,嚴聲訓教道:“男兒立世自當持三尺寶劍,建不朽功業!如今既然交得先生這般德義知己,更有幸得遇曹兗州這位治世明公,我兒當即刻投身軍伍,上可報效朝廷,下可拯救黎民!”
既得了母親大人的命令,本身又有著建功立業的壯誌,太史慈忙欣然應允。
黃炎又順水推舟道,老夫人年歲已高,不能再經受顛簸之苦,不如就在朐縣落地安家,有著糜家的照應,隻需在此頤養天年就好……
如此一來,自然是皆大歡喜。
太史慈沒了後顧之憂,老太太望子成龍的心願也初步達成……
不過呢,其中收益最大的,當然是黃小哥了……
之前在豫州的時候,被那飛賊呂小布偷襲了一回,害的哥喪失了大半個月的性福生活!
如今俺身邊有了太史子義這等壯男猛漢,下次再被俺碰上,非揍得你丫性活(倆字當仨字用)不能自擼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