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笛頭頂不經意間又冒出了幾滴虛汗,陸園長對她發自肺腑的喜愛,墨笛是能感受得到的,她的情況太過複雜,既不願多做解釋,也不願隨口應付,因此隻能保持沉默,適當的時候,給予笑意回應。
“陸園長,以您這麼多年來的經驗,對於小埃迪這樣有輕微自閉症的孩子,您認為他能順利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嗎?”
在權威方麵,陸園長絕對稱得上是育兒專家,她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代表,之所以第一站就選擇這裏,也正是出於墨笛對她的信任。
“你也知道我一直所倡導的理論,並非枯燥的填鴨式教學,相反,我認為在孩童成長的關鍵時期,決定性格的並非是孩子自身,而是孩子所相處的環境中。”
環境?墨笛環視了一周,這座建築雖說年代已經久遠,還頗具曆史的滄桑感,但在陸園長的設計下,全部都是符合幼兒心理的顏色,十分鮮豔,就連原本情緒黯淡的墨笛,都隱隱被這種環境所感染,有種一吐為快的衝動。
陸園長見墨笛出神的望著校園裏的景色,暗自一笑便打斷了她的思路:“你所看到的,還隻是外部環境的魅力,但影響孩子行為習慣最為深遠的,還要數內在環境,比如說原生家庭,或者課堂氣氛等等。”
墨笛仔細思索了下陸園長的原意,覺得頗具想法,的確,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時期,主要接觸的兩個場所就是家庭和學校,如果說家庭環境陰鬱,比如說之前鄭憲明在歐洲給他們提供的住所,那麼孩子的心理肯定會受到影響。
而小埃迪又從來都沒有上過幼兒園,就更別提什麼校園的影響,這樣的情況,使得他的狀態一天比一天糟糕,直到被鄭憲明帶回城中,在墨笛的精心照顧下,這才略有起色。
聽聞陸園長的話後,墨笛豁然開朗,輪到她拉起陸園長的手,親切的回道:“在您的管理和教育下,我相信這間幼兒園的校風一定十分清明,如果有可能,還請您對小埃迪多多照顧。”
陸園長本就與她親近,畢竟自己為教育奉獻了一生,也沒留下半個子女,早在給墨笛他們當班主任的時候,她就曾幻想過自己未來的女兒,也能如她般聰慧嫻熟,然而這個願望卻始終未能實現。
“你說的這是哪裏的話,就算不認識你,見到這麼個呆萌可愛的孩子,卻被心理陰影所困絆折磨,我也會用心教導的,更何況他還是你的孩子。”
陸園長拍了拍墨笛的肩膀,極其誠懇的說道。
“其實……”
墨笛想把實話告訴她,卻不知該如何開口,正如兩年前的微信群一樣,為什麼別的同學之間還能有所聯係,偏偏唯有她成為了一座孤島,實際上並非其他同學聯合起來一起孤立她,而是當時她所處的環境根本就與其他人不同,不是一個圈子的,自然不能理解她所經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