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悔的會計人生(1 / 2)

無悔的會計人生

我為會計人驕傲

作者:王鳳豔

驀然回首,我已在開灤集團財務崗位上默默耕耘了20餘年,親眼見證著開灤集團如何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破浪前進、蓬勃發展。與此同時,我對會計內涵也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會計工作有了更多的感受: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紮實的業務功底,還要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來為會計視野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這是每一位會計人員的神聖職責。在那一張張會計報表上,在那一個個跳動的“音符”間,無不滲透著會計人員的使命與情懷。

有人說會計人員天天坐在辦公室,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是份好差事。我敢肯定地說,說這話的人是對會計工作根本不了解。會計的工作不隻是記賬、算賬、做報表,我們有的是點不完的鈔票、做不完的賬本;是加班加點時的忙碌,是循環往複的操作程序。不是嗎?天天坐在桌子前,擺弄那一成不變的會計憑證,難免枯燥乏味。每個節假日別人都可以早早下班回家團圓,而作為會計人員的我們要固守在小小的三尺辦公桌前為客戶開據、結賬。除此,我們還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準確計算稅額、及時向國家繳稅。所以我們不隻是天天坐在辦公室,我們每月必須往返於企業、國稅、地稅之間數次、十幾次。

也有人說會計人太死板,小心眼,工作機械,如同時鍾的擺錘。但他們勤勤懇懇十幾載,甚至幾十載,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用會計人的行為準則詮釋了“客觀”、“真實”、“可靠”。記得剛進入財務部不久,我身邊有一位老會計叫楊興勝,他在會計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工作了幾十年,參與了無數次的會計核算,提供了數不清的會計數據,次次都嚴格把關、求真務實,即使是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從來不曾馬虎了事。記得有一次材料稽核,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把其中一個基層單位的材料領料單連續打了兩遍仍然相差一分錢,這位大學生有點不耐煩地說:“楊師傅,才差一分錢,咱們把它倒擠到其他基層單位的材料成本裏,基層單位材料成本總數沒變就算了,沒必要在一分錢上浪費時間。”楊師傅嚴肅地回答:“咱們會計所從事的是經濟類工作,基本上都是與錢、財、物或賬、表、數據等打交道。會計管錢一分錢不能少,少了要自己掏腰包;會計做賬一分錢不能錯,錯了賬就不能平;財務管理要將每一分錢、每一項財產管好用好,不能浪費,浪費了就是失職。如果今天差一分,那麼明天就可能會差一元、一百元甚至一萬元,這有悖於會計的職業道德,我們絕不能允許這類事情發生。”是啊,他們沒有驚人的壯舉,沒有耀眼的光環,但一件小事足以觸及人的靈魂。雖然隻是一些小事,但是楊師傅堅持原則、廉潔自律的高尚品德深深感染了我。正是他們這些“機械錘”用“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會計之道推動著會計事業的健康發展;正是千千萬萬個這樣的會計人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之道讓生命在平凡的崗位上閃光;也正是像楊師傅這樣會計人的言傳、身教,讓我們這些會計新人得以茁壯成長。

不要說會計人工作中隻有冷漠,不要說工作中隻有付出,不要說工作中隻有沉默。在尋求理解和支持中,一個微笑,一種姿態,一份溫情,傳遞給會計人的都是充滿溫暖的幸福生活。在長期的財務工作中,能夠對會計實務工作精益求精,不懈追求,使我們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有著濃濃的情誼,更有廣大員工對我們的理解與信任。盡管有時幸福是稍縱即逝的,但是隻要你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幸福存在於我們會計工作的每一個細微環節中。從每天工作開始,大家都圍著會計報銷,當你麵對一個又一個辦理報賬業務的人,當你梳理那些零散的發票並把它們一一整理粘好的時候,當你填寫好張張票據並順利辦完一筆賬目舒展一下身體的時候,你會體會到一種超脫的幸福感。當報賬人對你微笑,說一聲“謝謝你”時,麵對一個個和藹可親的麵龐,我們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們的心裏頓時綻放出歡樂的浪花,更激勵我們在今後的會計工作中奮發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