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生菜洗完拿著就吃;土豆、蓮藕切片直接吃;番茄、胡蘿卜生吃更是常事。“你為什麼喜歡生吃菜?不怕不衛生?”“洗幹淨就可以了,這樣可以降低營養損失,能減少油脂,有利於減肥。”這樣的對話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特別是對於炎熱的天氣來說,生吃蔬菜更成了不少人餐前餐後的消暑“點心”。
專家表示,其實,不是所有的蔬菜都能生吃,有些蔬菜生吃會浪費營養,有些不容易消化,還有的生吃甚至會導致食物中毒。
最常吃的菜:焯水後利健康
為了讓蔬菜的營養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菠菜、空心菜、竹筍等一些富含硝酸鹽的蔬菜及含草酸比較多的蔬菜,要盡量煮熟了吃,即使要做成涼拌菜,也要先用開水焯過,除去蔬菜中含有的大部分草酸。“因為這些蔬菜的毒性比較高,草酸在腸道內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會幹擾人體對鈣的吸收,常吃會導致身體缺鈣。” 鄭州市中醫院營養科科長薛玉珠說。
同時對於一些野菜,大家也一定要先用水焯一下,需要徹底去除塵土和小蟲,防止過敏。因為這樣才會更加衛生,同時還不會導致營養價值的流失。
富含維C的菜:生吃失營養
番茄中的番茄紅素、胡蘿卜富含的β-胡蘿卜素,都是脂溶性營養物質,加油烹炒後更易被人體吸收,發揮其保健功效。
據研究發現,番茄富含的抗氧化劑番茄紅素可以有效預防動脈硬化、降低患心髒病的風險。與生的相比,煮熟番茄中的番茄紅素更容易被人體充分吸收。薛玉珠介紹,胡蘿卜富含β-胡蘿卜素,它能保護視力、滋潤皮膚、提高免疫力等。熟吃胡蘿卜,並且在烹飪時接觸到油脂,β-胡蘿卜素才能最大程度被人體吸收。而生吃則會浪費營養,更不建議榨汁,這樣會浪費有益健康的膳食纖維。
豆類蔬菜:生吃易中毒
各種豆類蔬菜生吃易中毒。這是因為在毛豆、蠶豆、菜豆、扁豆等豆類蔬菜的豆粒中和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一種能使血液的紅血球凝集的有毒蛋白質,叫做血球凝集素,會對胃腸道有強烈刺激,一般豆角兩端、莢絲和老扁豆毒素最多。
當食用烹炒不透的這些蔬菜時,常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可致死。因此,烹調豆類菜時,需加熱熟透才能破壞其毒素,即使涼拌,也要至少用沸水煮10分鍾才能食用。
含澱粉較多的菜:生吃易腹脹
含澱粉較多的蔬菜,如土豆、山藥、紅薯、芋頭等不要生吃。薛玉珠說,這些食物生著吃,不僅其中的澱粉等營養物質不容易被人體消化,還會讓人產生腹脹、消化不良等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