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現下鬥者對鬥器的衡量標準,這尊鼎,至少也是低段寶器級的珍寶。如果換在平時,楊帆或許對這尊鼎的興趣不會太大,畢竟他身懷乾陽鼎,其他寶鼎就算比乾陽鼎更高級,用起來卻不會有乾陽鼎那種揮灑自如的通靈之感。
但如今乾陽鼎中充斥著混沌能量,還有鐵戊戟的靈魂在休眠,情況實在有點複雜,就算魑魁暫時離開了,楊帆也沒有把握在這樣的情況下動用乾陽鼎鑄煉鬥器。
有了這尊寶器級的巨鼎,僅有的顧慮也徹底消散,楊帆當即抽出百戰刀,在鼎前盤坐下來,靜心查看《囚魂錄》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囚魂牢的第三、四扇門,現今都已亮起,囚禁了赤魅蛛王和寂滅狂龍的妖魂,牢門上的功法也自然顯現出來。
楊帆此前就曾大略掃了一眼,可惜一直沒有時間修煉,如今總算有了這樣的機會。
眾人位於血旗門閥的山門中,這本就是個被鬥陣重重守護的所在,安全上應無問題。何況他們身處的煉字門中又有旱風這樣的巨龍守護,就算烏海潮等寧派之人破陣而入,對上旱風也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是以楊帆總算可以心無旁騖的修煉了,而且這次修煉對他而言比起以往要重要得多,不僅是因為他接連兩次的晉級,更是因為,《囚魂錄》的第四章中,記載了第二隻鼎——離魧鼎的修煉方法及需要的材料。
第三章中記載的,都是一些鑄煉配方,雖然比起第二章中的零散配方要詳盡許多,但暫時他還不打算試著鑄煉,是以隻是讀了幾遍後就開始留意如何修煉下一鼎的方法。
離魧鼎作為《囚魂錄》的第二重關口,修煉起來自然沒有乾陽鼎那麼簡單,僅是凝鼎階段的要求就奇詭了許多!
乾陽鼎僅是要求以乾陽鬥元凝聚成鼎的形狀,可離魧鼎卻要求將全身能量集中於胸口,在能量集結之處以一絲細微的乾陽鬥元凝結出小鼎,再以能量蘊育壯大,最終成鼎!
楊帆仔細看過關於凝鼎的描述,忍不住有種吐血的衝動,這修煉方法也太奇門了吧,簡直比女人生孩子還要痛苦!蘊育成鼎?真不知道創造這篇功法的人是怎麼想的,莫非這位祖師爺真是個女人?
不過細細一想也有道理,自身的乾陽鬥元幾乎都用來凝結乾陽鼎了,所餘者不過萬分之一二,還都是遊離在細微筋脈之中,而且乾陽鼎自身雖然能散發出乾陽鬥元,但總量也不比遊離在細微筋脈中的乾陽鬥元多,想要以它們凝聚成鼎根本不現實。
偏偏這乾陽鬥元對煉妖鼎又無比重要,現在想要凝聚第二鼎,還真的隻能以一絲乾陽鬥元做基礎來蘊育了。
最讓楊帆覺得心煩的是,離魧鼎的修煉方法與乾陽鼎完全不同,以前修煉的經驗可以說毫無用處,他隻能從頭摸索。
不過這點困難還嚇不住他,想通了關鍵,他當即在鑄煉室的巨鼎前盤坐下來開始嚐試。
楊帆此時全身的能量豐沛得近乎滿溢,總量更是多得驚人,想要它們全都凝聚在胸口並不難,難就難在身體是否能承受住這麼龐大的能量壓力。
畢竟胸口與心髒貼近,一個不慎讓能量潰散,很可能波及到心髒。
但略一嚐試,楊帆就知道他多慮了,他的心髒經過鐵戊戟的改造後,根本不懼這種程度的壓迫,即便再強一倍,也無法對心髒造成太大的損傷破壞。
混沌能量與鬥元融合為一體之後,他筋脈內的能量就猶如水銀般凝實,盡管鬥元釋放出體外時與尋常鬥師並無差別,但凝聚在胸腔時,以意念窺視,整個胸腔都是一片銀色。
第一步很容易就完成了,楊帆開始調集乾陽鬥元試圖滲入凝聚的能量團中。
可是這一步卻是難住了他,不是找不到乾陽鬥元,恰恰相反,他發覺細微筋脈中的乾陽鬥元太多了!
乾陽鬥元本是由陽性骨氣衍化而來,從煉成乾陽鼎後,他就一直也沒有刻意去觀察它,這次一看,不知何時,乾陽鬥元又衍生出了不少,雖然與自身鬥元比起來微不足道,可是將它們全都調集到一處,總量卻也很是驚人。
楊帆這才意識到,自身的骨氣尚未徹徹底底的轉化成鬥元,還有一些隱藏在骨骼中,隨著他的修煉自然而然的轉化成鬥元。
這個發現對他而言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即便是《鬥經》之中,也沒有相關的記載,他隻好暫且不去理會。眼前的問題是,這部分新生的乾陽鬥元遠遠超出了他所預計的總量,想要將它們滲入全身能量凝聚的胸腔,簡直就比登天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