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後,諸葛亮一聲長歎,默默道:“陛下,事已至此,我們已別無辦法,棄守劍閣,退往漢中吧。”
死一般靜寂。
沉寂意識著認同,眾人雖然都不話,卻都知道,戰事到了這般地步,他們除了棄守劍閣之外,已再無辦法。
劉備沉默不語,眼中流轉著糾結不甘的眼神,雖然明知道無路可走,卻就是不甘心。
劍閣險要失守,蘇哲就無需再留太多兵力在益州,隻要少量兵力扼守住劍閣,他縱有百萬大軍也難以逾越。
從此往後,先前諸葛亮給他謀劃的戰略,就將徹底改寫。
劉備當然不甘心了。
猶豫許久,糾結了許久後,他卻隻能無奈的一聲歎息,擺手道:“罷了,傳令下去,大軍即刻棄了劍閣,退往陽平關吧。”
劉備權衡利弊,也隻能如此。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忙是各去做準備。
深夜時分,劉備在劍閣關城上遍插草人,虛張聲勢,卻偷偷摸摸的率領不到五萬兵馬離城,沿著北上的大道直奔陽平關。
魏軍卻依舊按部就班,繼續對劍閣關發動進攻,根本不管你城頭上到底是真人假人。
很快,在沒有任何抵抗的情況下,魏軍終於攻入了劍閣,把戰旗插在了這座益州第一雄關的上空。
蘇哲得知劍閣人去樓空之後,果斷下令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入了關城。
登上城頭,蘇哲舉目北望,前方已是一片坦途。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揮師北上,直奔陽平關而去。
隻要攻破那最後一座雄關,漢中便將無險可守,劉備隻能率殘兵退回關中,整個益州就都將落入他的手中。
“陛下,咱們還等什麼,劉備肯定沒走遠,咱即刻發兵追擊吧,不定能趕在劉備逃到漢中之前,將他一舉殲滅!”顏良興奮的叫嚷道。
眾將群情慷慨,紛紛激昂請戰
蘇哲卻一擺手,壓下了眾將的激動,目光看向陸遜:“伯言,你以為呢?”
陸遜卻沒那麼亢奮,冷靜道:“臣以為,我們既然要奪取漢中,這追自然是要追的,但卻不能太過激進。”
蘇哲微微點頭,示意他繼續下去。
陸遜便接著道:“從劍閣到陽平關這一條路,地形複雜,綿延五六百裏長,最適合設伏,且這段路劉備遠比我們要熟悉,倘若我們一味窮追,萬一中了敵軍的埋伏,到時候損兵折將,反為不美了。”
“所以,臣以為,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完全可以步步為營,穩步向陽平關推進,憑著我們的絕對實力,穩穩攻下陽平關,拿下漢中,才是上策。”
“嗯,伯言所言極是,就這麼辦吧。”蘇哲采納了陸遜的提議。
於是,蘇哲也不急於追擊,隻令二十萬大軍,先在劍閣關就地休整,恢複連番猛攻後的體力消耗。
三之後,將士們體力精神恢複的差不多了,蘇哲才率領著二十萬大軍開出劍閣關,尾隨在劉備之後,浩浩蕩蕩殺往陽平關。
事實證明,陸遜的擔心是對的。
劉備從劍閣關撤出之後,並非是一鼓作氣,拚命的逃往漢中,而是一路走走停停,想要誘使蘇哲放開手腳追擊,幾次三番的想要設伏。
可惜,蘇哲卻不上當,大軍不為所動,隻按部就班的穩步推進,以不變應萬變。
麵對蘇哲的步步為營,劉備也無可奈何,隻能一步步後退,退至了陽平關以南五十裏。
劉備退至了這個位置,鄧艾和魏延在陰平城所受到的威脅也就此解除,二將帶著幾千得勝之軍,前來與蘇哲主力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