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關二爺傲嬌了(1 / 2)

“子竟然有妙計?”

陸遜和朱桓二人眼眸不動,欣喜的目光不約而同的盯向了伊籍手中的錦囊。

當於,伊籍便將錦囊拆開,取出其中的帛書,展開來細細一看。

然後,三人的嘴角,不約而同的浮現出一絲詭笑。

“陛下不愧是陛下啊,身在千裏之外,卻能運籌帷幄,當真乃神人也。”陸遜嘖嘖歎服道。

朱桓則興奮道:“陛下這一條計,當真是絕妙,此計一出,何愁關羽不削白帝關之兵。”

陸遜從感歎中回過神來,欣然道:“事不宜遲,咱們就依陛下之計行事吧。”

……

益州,成都城。

州府之中,關羽高坐於上,手捋著美髯,聽著黃權彙報著關於關中的最新戰報。

“陛下已經在長安以東,潼關等各處關隘,集結了近十五萬大軍,陛下了,讓大將軍安心守好益州,不必分心去顧慮長安方麵。”

聽罷黃權的彙報,關羽輕捋著美髯,嘴角鉤起諷刺的意味,冷笑道:“那蘇賊以為憑著兵馬多,就想要攻入關中,當真是狂妄過頭,本將就坐等著他損兵折將,灰溜溜的逃回洛陽的好消息。”

殿中眾將皆哈哈大笑,精神分外樂觀。

“陛下若是此番能擊敗蘇賊,還可以趁勢率軍東征,一鼓作氣掃滅蘇賊,收複失地,一舉中興我大漢!”

長子關平更是樂觀,甚至都暢想起了劉備攻取中原。

黃權則道:“那蘇賊畢竟勢大,少將軍還是不要太過樂觀才好。”

這時,關羽卻傲然道:“平兒的也沒什麼不對的,陛下若能逼退蘇賊,未必不能趁勢反守為攻,介時本將就率益州之兵,順流東下,直取荊州,叫那蘇賊首尾不能相顧。”

關羽比關平還要自信。

黃權便不好再什麼,其餘眾將則是鬥誌昂揚,都摩拳擦掌,期盼隨關羽東征荊州,建功立業。

“荊州方麵呢,聽那蘇哲把魏延和呂蒙調走,換了一個荊州都督?”關羽又問道。

黃權忙道:“稟大將軍,據我細作回報,那蘇賊確實是換了荊州都督,據叫陸遜。”

“陸遜?”關羽流露出陌生的表情,“這個陸遜又是什麼人物?”

黃權拱手道:“據下官所知,這陸遜原本乃是江東陸家的家主,現今也就是三十出頭,隻因當初蘇哲攻打江東時,陸遜有開門獻城之功,所以才會被蘇賊重用。”

“原來隻是一個背主之賊,蘇賊竟然用這樣一個無名卒來守荊州,當真有眼無珠。”關羽聽過陸遜的事跡之後,神情愈加不屑。

“許是蘇賊要集中全力攻打我關中,呂蒙和魏延都是可用的大將,才調去了北方,至於這個陸遜嘛……”

黃權想了一想,方道:“一來蘇賊應該是想培養年輕將才,曆練這個陸遜,二來多半是蘇賊覺的荊州不會再有戰事,派誰守都一樣,才會調這個陸遜來任都督。”

這時,關平突然眼眸一亮,叫道:“父帥,既然這個陸遜這麼弱,我們何不率益州之兵東進,趁勢拿下荊州?”

關羽丹鳳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似乎在瞬間被兒子動。

黃權卻忙道:“那陸遜雖然聲名不顯,但他麾下畢竟還有甘寧,淩統和朱桓,黃蓋等一幹猛,我軍貿然進攻荊州,未必就能輕鬆取勝,況且沒有陛下的旨意,也不好擅自行動啊。”

關羽眼中的殺機一閃而過,便點頭道:“黃從事所言甚是,沒有陛下的旨意,我們還是不要擅自用兵的好,這倒也不是本將忌憚荊州那班土雞瓦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