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就是要水淹合肥。
這肥水一決,足可抵十萬雄兵,這也是當日蘇哲為何敢隻帶三萬多兵馬,就滅攻取合肥城的原因。
因為合肥城邊上,就有十萬大軍,坐等著他就地調遣。
號令傳下,三萬魏軍立刻撤了圍營,向著西北麵的高地移營。
與此同時,蘇哲則派出淩統,率五千精兵趕到肥水東岸,瘋狂的開挖肥水河堤。
合肥城就在肥水邊上,蘇哲搞這麼大的動靜,城頭上的孫策不可能看不到,他立時就意識到了蘇哲的意圖。
孫策雖然抱定死戰的決心,但也不會束手就擒,當即派出數隊兵馬出城,試圖襲擾魏軍的掘堤壩。
蘇哲當然早有防備,事先已安排張繡,率輕騎環繞於合肥城四周,一旦發現敵軍股部隊出城,立刻截殺。
經過一番嚐試後,孫策付出了五六百人死傷,始終無法靠近河堤,隻得放棄,眼睜睜的看著蘇哲掘堤。
經過一一夜的努力後,肥水東岸河堤終於被挖開一道十丈餘寬的缺口。
眼下正值秋末時,一場秋雨剛剛下過,肥水漲了不少,比往日洶湧許多。
這決口一開,滾滾的河水自然是洶湧而出,挾著崩地裂的聲勢向著合肥城卷湧而去。
轉眼間,洪水便撞向了合肥,將整座城池都淹在一片汪洋之中。
孫策也沒有束手待斃,此前已發動他的士卒,連夜對合肥城加固,將所有可能被衝垮的城牆都進行了加固,對一切的縫隙都予以填堵。
盡管孫策費盡了心機,卻依舊敵不過大自然的威。
不出兩日功夫,洪水便從各種想不到的縫隙,無孔不入的滲入了城中,水深數尺,將整座城都泡在了泥水之中。
而城池東南麵的幾道城牆,因為土質較為疏鬆,更是出現了部分坍塌的現象。
孫策沒辦法,隻能驅趕著他鬥誌低落的士卒,擔土抬石,拚命的堵填修補那些坍塌的城牆。
而城中水深數尺,無論是士卒還是百姓,都隻能泡在泥水裏掙紮,無不是叫苦不迭。
合肥軍民本就情緒低落,如今又被這大水一衝,精神更加遭受沉重打擊,士氣跌落到了穀底。
而當孫策和他的軍民們,在合肥城中遭受洪水的折磨之時,蘇哲和他的將士們,都蹲在高地上,喝著酒,嚼著肉,欣賞大水淹城的表演。
黃昏時分,殘陽西斜。
孫策落寞的身軀呆呆的立在城頭上,斜陽將血色昏黃打在了他的身上,無比的蒼涼。
望著城外滾滾洪水,再看看被浸泡在泥濘中的一城軍民,孫策仰長歎,無比的悲涼。
“蘇哲啊蘇哲,你也太狠了,連垂死掙紮的機會都不給我麼,真要叫我孫策這樣憋屈的死在合肥城中麼……”
……
出逃開始。
被大水淹泡了近三後,城中殘存的萬餘江東士卒,終於人心崩潰,開始越城出逃。
先是十幾人,接著是幾十人,到最後是成百成百的出逃,幾功夫,便有近三千士卒出城投降。
對於這些降卒,蘇哲自然是酒肉厚待,再命他們前往合肥城下,繼續招呼城中未降的士卒,間接導致更多的士兵出逃。
圍城第七日,將大水退盡之時,合肥城殘存的士卒,已不足五千餘人。
這個數字,已不足魏軍的六分之一,達到了可以攻城的兵力對比。
蘇哲沒功夫跟孫策耗下去,果斷的下令將掘口堵上,重新率領大軍從高地上下來,於合肥城四周安營,把合肥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是日清晨,蘇哲召集眾將,宣布午後之時,全軍盡出,對合肥城發動最後一擊。
號令傳下,眾將不是興奮如狂,即刻各歸各營,向三萬將士們傳達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