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不由想起了曆史上,那個開創了吳國帝業的碧眼孫仲謀。
若非是他改變曆史,令孫策沒有早逝,此時的孫權早該取代他的兄弟,登上了逐鹿下的舞台。
隻可惜曆史已然改變,孫策沒死,孫權隻能繼續默默無聞下去,如果今不是淩統提起來,蘇哲險些都快要忘了這個人。
而他依稀記得,曆史上的孫策正是孫權挖掘出來,現實世界倒也沒有改變。
“這樣看來,這個呂蒙對孫策也並非忠心耿耿,他開城歸降,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龐童輕聲道。
“老朽隻是了老朽的一點看法而已,究竟這個呂蒙是真降假降,還要魏王定度才是。”賈詡也不敢拍著胸脯保證他的判對百分之百正確。
蘇哲起身踱步,沉吟片刻後,嘴角揚起一抹冷笑:“管他是真降還是假降,奪取鄱陽城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隻要把握住這個大方針,一切疑慮自然迎刃而解。”
當下蘇哲便不動聲色,繼續跟呂蒙保持聯絡。
經過來來回回幾次的暗中溝通之後,呂蒙聲稱潘璋乃是孫策死忠,且城中半數兵馬都聽潘璋號令,不會輕易允許他開城獻降。
所以呂蒙經過一番的考慮後,將於明日入夜偷開南門,請蘇哲率軍於南門外接應,到時候魏軍大舉入城,才好誅殺潘璋和忠於孫策的軍隊。
蘇哲自然也沒有表現出半點懷疑,呂蒙提出來的請求,毫不猶豫的都照單答應。
就在他應下呂蒙之後,卻立刻下令,將主力兵馬調往了東門一線,卻又在敵軍看得見的情況下,假意把兵馬往南門一線調動。
鄱陽南門。
城樓上,呂蒙和潘璋駐立城頭,遠遠的打探著魏營方向的情況,二人的臉上不約而同的浮現出了一絲諷色。
“呂都督這條詐降之計果然是妙,看樣子蘇賊已把兵馬調往了南門,等著接應你,如此一來,東門守軍必定削弱,我們就可以趁機從東門突圍了。”
潘璋笑看向呂蒙,言語中透著恭維。
呂蒙冷笑一聲,“那蘇賊,他以為所有人都跟淩操蔣欽之流一樣膽無恥,為了苟活不得不降他,他也太看我呂蒙了。”
潘璋重重一點頭:“呂都督的是,那咱們明晚就殺他個措手不及,讓他知道咱們江東兒郎的厲害。”
二人計議已定,潘璋便去安排兵馬,呂蒙則再次派出了呂休去聯絡蘇哲,確定明晚打開南門放魏軍入城。
次日,不覺已是深夜。
星月無光,地一片陰沉昏暗。
東門方向,七千江東軍已齊集於城門一線,其餘三門已空無一人,隻是插滿了旗幟,樹滿了草人,假裝還有人在值守城頭。
呂蒙來到城邊,居高臨下俯視著列陣城內的士卒們,高聲道:“弟兄們,那蘇賊妄想要困死咱們,我呂蒙今晚就帶你們殺出重圍去,叫蘇賊知道咱們江東兒郎的厲害。”
七千江東士卒,熱血沸騰,鬥誌狂燃,原本低落的情緒,再這一次又回光返照起來。
呂蒙深吸一口氣,擺手喝道:“城門打開,吊橋給我放下,全軍隨我殺出城去!”
號令傳下,城門大開,吊橋緩緩放下。
呂蒙翻身上馬,直下城頭,策馬當先衝出了城門。
潘璋一聲令下,帶著七千兵馬緊隨而出,衝出了鄱陽城,衝向了黑暗的那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