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這一番慨歎,對蘇哲是毫不掩飾敬畏歎服,心裏邊是個什麼態度,已然明了。
叔叔都這樣表態了,張繡還有什麼話。
他便收起了臉上的陰沉,眼神也湧起了敬意,歎道:“那位楚公不愧是九奇之首,當世臥龍,當年我和叔父就覺的他非是常人,今日看來,我們果然沒有看走眼。”
賈詡暗笑,見他叔侄二人話鋒已轉,便趁勢道:“既然二位都是識時務的俊傑,那詡何必再多費唇舌,我這就作書一封,恭喜楚公喜得兩員大將。”
張濟和張繡二將,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當於,張氏叔侄便下定決心,決意歸順蘇哲。
幾後,李嚴率領的三萬洛陽之軍,以及文醜所率的陝縣之軍,相繼抵達了弘農城下。
張濟降意已決,自然沒有半分猶疑,當即下令開城歸降。
而這時,蘇哲的書令已到,除了封賞張濟叔侄之外,還命眾將合兵一處,即刻西進,直取潼關。
……
潼關東門。
城頭上,七千人不足的劉軍士卒,正戰戰兢兢的望著城外烏壓壓的蘇軍。
近七萬的蘇軍,浩浩蕩蕩逼近潼關,連營十裏下寨,聲勢浩大。
從城頭上遠遠望去,已能看到數不清的蘇軍將士,正在砍伐樹木,打造衝車雲梯等攻城器械,一場規模空前的攻城戰,已是迫在眉睫。
趙雲凝視著城外蘇軍,劍眉緊鎖,久久不語。
“沒想到,那張濟叔侄,竟然選擇了投降蘇賊,當真是一個大的意外。”
一旁的王平嘖嘖歎息,眼神頗為驚訝。
趙雲銀槍一擺,喝道:“傳令將士們,打起精神,準備應對敵軍攻城,城在人在,潼關絕不能失守!”
號令傳下,七千劉軍士卒,強打起精神,準備迎擊蘇軍進攻。
趙雲在軍中還是極有威信,他放出去的話,足以鼓舞士氣,激勵人心。
“子龍將軍,不是我潑冷水啊,我們就算有潼關之險,但敵軍數量足足是我軍的十倍,這麼硬守下去不是辦法,得向主公及時求援才行。”一旁的王平滿臉憂色的勸道。
趙雲輕歎道:“蘇賊降張濟,兵臨我潼關,分明就是想逼主公棄蒲阪津回援,我若向主公求援,豈不是正中蘇賊下懷。”
王平苦歎道:“就算我們明智蘇賊的意圖又能怎樣,潼關乃關中門戶,萬萬不容有失,我們冒不起那個險啊。”
趙雲沉吟不語,眼中閃爍著複雜的神色,思緒翻滾如潮,顯然是在權衡著利弊。
沉吟許久,趙雲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抉擇。
他一拂手,輕歎道:“也罷,潼關遠比蒲阪津重要,速速修書一封,向主公求援吧。”
王平鬆了一口氣,忙是下城去安排。
趙雲遠望城外,若有所思許久,喃喃道:“這蘇賊果然不愧是九奇之首,主公雖然有諸葛孔明輔佐,能否打敗蘇哲,興複漢室,隻怕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