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易水!易水!(2 / 2)

形勢對於蘇哲來,可以是一片大好。

他原本打算,叫將士們休整一兩個月,再舉兵北上不遲,但來自於幽州的最新情報,卻迫使他改變了主意。

根據細作傳回消息,袁譚引曹操入幽州後,兩人便開始重修易京防線,似乎學當年公孫瓚的跡象。

蘇哲當然記得,當年公孫瓚在屢戰屢敗後,便以幽冀邊界的易京城為中心,易水河為阻擋,修建了一條堅固的易京防線。

這條防線之堅固,使得強如袁紹,也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攻破。

這還是在公孫瓚禦下無方,後方叛亂,士卒軍心崩潰瓦解的情況下,袁紹才勉強攻破。

由此可見,這易京防線是何等之堅固。

曹操的實力,可是遠在公孫瓚之上,若是給他修好了易京防線,堅守不戰,他不費個一年半載,豈能破防。

現實的情況卻,黎陽鄴城兩場鏖戰,已令他後方糧草供給不足,他已沒有足夠的國力,再去打一場消耗戰。

於是,蘇哲在與龐童,田豐等眾謀士們商議之後,得出結論:

必須要立刻出兵,絕不能讓曹操修好易京防線。

決意已下,三後,蘇哲率領著十六萬大軍離開鄴城,浩浩蕩蕩的向著易京殺奔而去。

一路暢通無阻,十日後,蘇哲大軍穿過整個冀州,抵達了易水河畔。

是日黃昏,蘇哲立馬於易水南岸,遠望對岸形勢。

隻見北岸不遠處,易京城的輪廓依稀可見,隱約能看到塵土飛揚,顯示著敵軍正在加固城防。

而以易京城為中心,東西綿延數十裏的範圍內,一座座的箭塔土樓已被堆起,一道道的土牆被樹起,一條條的壕溝也正在挖掘。

整個易水北岸,儼然已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而在岸灘一線,十餘座營盤已立好,顯然是曹操屯兵於易水岸邊,防著蘇哲搶渡易京。

他要拖住蘇哲,拖到他的易京防線修好之後,再退到防線之後,依靠堅固的城防,阻擋蘇哲的進攻。

那個時候,蘇哲即使渡過了易水,卻要被壓迫在易京防線和易水之間狹窄的地段,不利於大軍展開,無法對易京防線發動有效進攻。

“楚公,看來曹操早有準備,我們想搶在他修好易京防線前渡河,隻怕不易呀。”

身邊的張郃眉頭皺起,表示出擔憂。

不用他提醒,蘇哲頭腦也清醒的很,很清楚曹操的實力,自然不會狂妄過頭,下令大軍即刻渡河。

曹操的兵馬雖然不多,卻基本都是遼東鐵騎,速度優勢明顯,無論他在任何方向渡河,曹操都會以騎兵迅速奔馳到對岸,給他半渡擊之。

於是,蘇哲便先不急著渡河,叫十六萬大軍,沿著易水南岸一線,連營十裏下寨。

安營已畢後,蘇哲便在沮授的建議下,派出張郃率七千兵馬,趁夜前往易水下遊,進行一次試探性的渡河進攻,以探明曹軍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