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莫非是你把子的計劃,向他告密不成?”董承驚怒的喝問道。
董昭也不隱諱,坦然道:“這不是很明顯麼,當然是我了。”
聽得他親口承認,董嫣方才驚醒,原來人家蘇哲早在大臣之中,安插下了耳目,不用她前來告密,也有董昭暗中支會。
董昭,正是蘇哲安插在群臣中的耳目。
當日董昭主動前來拜會,在與董昭的一番對話中,董昭就表明了願意效力的意思。
蘇哲自然是歡喜,便讓董昭繼續不動聲色的混在群臣之中,為他監視那些大臣們的動向,充當他在朝臣中的耳目。
而劉協叫董承秘密聯絡種輯等大臣,準備發動兵變,盡管行事周密,卻還是被董昭察覺出了蛛絲螞跡。
於是,就在當日蘇哲率軍都快抵達魯陽前線之時,便收到了董昭的蠟丸密報,得知了子將要出逃的情報。
蘇哲很快就做出判斷,子出逃,必是想去兗州投奔曹操,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於是蘇哲便留李嚴和甘寧二將,率一萬精兵監視皇甫嵩,防止其有異動,他自己則率近五千精兵,星夜兼程趕往往兗州與南陽邊界地區的必經山口阻截。
至於董嫣的告密,則在他的意料之外。
當日接到董昭後不久,董嫣便星夜私奔大營,前來求見,向蘇哲揭露了子將要出逃的計劃。
所以,即使沒有董嫣的反水,子的如意算盤,照樣也逃不出他的法眼。
幡然省醒悟的董承,指著董昭大罵道:“好你個董昭,你身為漢臣,竟然敢對子不忠,竟敢背叛子,你就不怕遭下人唾棄嗎!”
董昭卻沒有絲毫愧疚之意,淡淡道:“下乃下人之下,非一姓之下,漢室既已衰落,不可興複,自然應當能者居之,我董昭不過是順應潮流而已,談不上什麼背叛。”
“誰讓漢室不能興複,你胡八道!”董承怒叫道。
“既然你覺的漢室能興複,那麼當初為何還要加入黃巾軍,造漢廷的反呢?”董昭反問道。
董承語塞,被揭了老底,霎時間麵紅耳赤,無言以對。
董昭接著諷刺道:“所以啊,大家都是明白人,就不用這些大義凜然的場麵話了,你口口聲聲要興複漢室,到底是真的忠於漢室,還是想借著興複漢室之名,謀個封侯拜相,永世的富貴,你自己心裏邊清楚。”
董承氣到身形都在顫抖,卻無言反駁,那憋紅的臉顯示著內心被揭穿的尷尬。
蘇哲卻不想再跟他多廢話,拂手道:“公仁,你不必再跟他多了,他是不會明白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他這話的意思,似乎準備送董承上路。
董承身形一震,一臉的羞惱褪色大半,不禁打了個冷戰,眼眸中掠過一絲懼意。
董嫣則忙向蘇哲跪下,懇求道:“蘇車騎答應過嫣兒,會給家父一條生路,還請蘇車騎信守承諾。”
蘇哲不語。
董嫣急了,深深拜下,毅然道:“嫣兒願代家父一死!”
“嫣兒,你……”董承滿臉驚愕,看著深深跪下的女兒,方才的怨恨在這一瞬間煙銷雲散。
自家女兒,竟然願代他去死!
這一刻,董承終於體會到了董嫣的良苦用心,她的一切所作所為,都其實是為了救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