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個“為什麼” 奧斯卡提名疑團揭秘(1 / 2)

國際

作者:思苒

北京時間1月25日晚,第83屆奧斯卡提名正式宣布。經過頒獎季的大小“風向標”洗禮之後,大家對奧斯卡提名的形勢預測趨於明朗,之前被媒體普遍看好的《國王的演講》一共獲得12項提名,呈現領跑趨勢,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與最佳導演提名擦肩而過,《盜夢空間》隻獲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的提名。

當然,這份提名中也仍然一些被媒體忽視的“意外”——

1、克裏斯托弗·諾蘭緣何出局

《盜夢空間》(Inception)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無緣最佳導演提名,這出乎所有人意料。提名公布後微博上一片嘩然,博友們紛紛稱“諾蘭是本屆奧斯卡提名最大遺珠”;美國網站Fandango網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48%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奧斯卡有史以來爆出的最大冷門。盡管《盜夢空間》共獲得八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編劇本提名,但奧斯卡的評委們對諾蘭似乎有著一種令人費解的好感缺失。諾蘭曾憑借《記憶碎片》、《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Dark Knight)和《盜夢空間》三度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獎,卻總是被奧斯卡拒之門外。而且,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額從五個擴充到十個的主要原因,就是《黑暗騎士》錯失2008年最佳影片提名。

那麼,克裏斯托弗·諾蘭為什麼沒有獲得最佳導演提名呢?

《盜夢空間》配樂師、曾九度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忿忿不平地說:“因為《盜夢空間》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奧斯卡的評委們便對導演的精湛技藝熟視無睹。”《盜夢空間》是一部深入心靈的藝術電影,但卻被先入為主地戴上純屬娛樂的“暑期大片”帽子。美國電影科學與藝術學院一位成員表示:“奧斯卡並非年度大片盛宴”。從這個角度來說,口碑和票房都獲得巨大成功的《盜夢空間》與其他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比起來,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孩子們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和《冬天的骨頭》(Winter’s Bone)都是小預算文藝片,《黑天鵝》(Black Swan)的總成本隻有區區1200萬美元等等。《盜夢空間》有自己的靈魂,但在佳片雲集、個個爭做“有心”影片的今年,它卻被視為一次技術性嚐試。《冬天的骨頭》的導演德布拉·格蘭尼克(Debra Granik)說,《冬天的骨頭》之所以獲得最佳影片提名,是因為“人們打開了發揮移情作用的開關。”這樣說來,奧斯卡的評委們可能想當然地認為,諾蘭執導《盜夢空間》,就隻是簡單地按下攝像機的開關而已。

2、奧斯卡緣何冷落萊絲利·曼維爾(Lesley Manville)

盡管導演邁克·李(Mike Leigh)憑借《又一年》(Another Year)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提名,然而女主角萊絲利·曼維爾的突圍失敗卻令不少人大跌眼鏡。索尼經典影業公司聯合總裁邁克爾·巴克爾(Michael Barker)說:“這真的令我非常錯愕,我以為萊絲利·曼維爾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在對演員表現的評價方麵,英國影評界認為《又一年》甚至超過《國王的演講》;而美國《洛杉磯周刊》和《鄉村之聲》聯合進行的電影民意調查也顯示,萊絲利·曼維爾擊敗安妮特·貝寧(Annette Bening)、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米歇爾·威廉姆斯(Michelle Williams),高居首位。

那麼,萊絲利·曼維爾為什麼無緣角逐最佳女主角呢?

邁克·李素來以挖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細節而著稱,他的電影的主角常常是一群人,而不是一個人。所以在《又一年》中,萊絲利·曼維爾隻是一個相對的主角,而不是絕對主角。那麼,她究竟是女主角還是女配角呢?她獲得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以及芝加哥評論協會獎的最佳女主角獎,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英國獨立電影獎和美國聖地亞哥影評人卻提名她為最佳女配角。而索尼經典在為她申報“最佳女主角”提名之初,也引發了極大爭議,而且爭議一直延續至今。美國電影網站The Rope of Silicon認為,萊絲利·曼維爾若是放在競爭不那麼白熱化的“最佳女配角”單元,可能已經擊敗《動物王國》(Animal Kingdom)的傑姬·韋弗(Jacki Weaver),獲得提名。或許,正是因為“女主角”和“女配角”的不明確定位才讓米歇爾·威廉姆斯有機可乘,奪走了本該屬於萊絲利·曼維爾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