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心 細心 恒心(1 / 2)

真心 細心 恒心

我為會計人驕傲

作者:盧瑞娥

啪嗒啪嗒……清脆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使用這種工具的人一定很神奇。看!他們的手指如同優雅的舞者在算盤上盡情的跳著計數的快歌。因為他們會我所不會的,接觸到我所不能接觸的。算盤,表格,他們不僅在算盤上揮灑自如,靈活移動,在表格上更一絲不苟認真核對。於是讓我不自覺的產生一種對這些打算盤人的敬佩之意,同時也對那些五顏六色的表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便是我對會計的最初記憶了。

有一天,我也開始對算盤有了接觸,在小學數學課裏有一門課,一排架子上有很多的小珠子,我終於可以發出清脆的聲音了,隻不過此聲非彼聲。

(一)真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中國會計的曆史源遠流長。從原始社會的“結繩記事”到唐代的“度支部”和宋代的“總計司”、“會計司”等專門機構的設置,表明了當時對會計的重視;1908年大清銀行創辦之時,即采用現金收付複式記賬法,為中國改良中式簿記之先聲;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會計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自建國以來,我們也應對60多年來我國會計改革與建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她記載了會計一路走來的鬥誌,也說明了她奮勇前進的心聲。以便昭示後人,使我國的會計事業以更加矯健的步伐走向未來。

隨著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製度的建立和完善,會計逐漸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一個重要的角色。當我第一次拿著會計書的時候,我已經向著這個行業邁出了我人生的第一步。

起初,簡單的認為會計就是算賬,但是在大學期間,各位老師向我們介紹了有關會計的基本知識,會計學的理論和基本框架之後,讓我對會計有了深入的認識,我要努力和勇敢的向前走下去,直到看清她,了解她為止。

一提到會計,在腦海中就會閃過一幅畫麵,一定少不了那一張張憑證、一份份報表,更少不了我們會計人員的淚水與汗滴。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會計學像一項簡單的計量或者是管理活動,她是一門完整的學科,有著緊密相連的體係,認識她不能片麵化,不是按按計算器,記記賬就可以完成的。真正的會計學是需要係統學習才能將技能熟練掌握,更好的運用到複雜的經濟業務中去。

中國有句古訓:業精於勤,事成於專。在外行人看來會計就是繁瑣的工作,每天和數字打交道,整天都是加減乘除的算來算去,對著枯燥無味的賬表和票據。但在我們會計人員看來,雖然我們每天腦子裏盤繞的都是數字,我們覺得會計工作有著他們所不能體會的快樂。會計工作雖不像鑄造鋼鐵那般熱火朝天,雖沒有迎風衝浪那樣的波瀾壯闊,卻具備探險家的膽識,策略家的機敏和智慧。透過賬表,你會發現數字裏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細細品味,會計工作的過程是一幕華麗動聽的交響樂!經濟業務是樂章的原始材料,數字是音符,憑證賬簿是音節,報表是樂譜,會計法律法規是指揮棒,盈虧結果是喜劇悲劇的結局,那顆愛崗敬業的心則是觀眾的熱烈掌聲。

(二)細心——“細節決定成敗”

在課堂上,我們學習了很多理論知識,但如果我們在實際當中不能靈活運用,那就是形而上學,是不具有競爭及實效性的。大家在學校裏所學的知識是有限的,其中一部分往往是因為操作困難而沒有時間應用,普及麵狹窄;而另一部分已被新的理論所代替,真正能在工作中運用的隻有一小部分。我們怎樣才能把課堂上學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怎樣才能更好的了解我們的專業呢?帶著新的期望我再次踏上了解惑之旅。

會計工作不是花言巧語能說明白的,也不是脈脈含情能看的懂的。其工作的涉及麵廣,工作量大,內容較多,一些數據內容我們記得了一時,過段時間有人問起的時候就摸不著頭腦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本子,把一些工作的重點和注意事項隨時記錄下來,以備查詢。記得有一次,去繳個人所得稅,稅額整數後麵有一分錢的零頭,領導向我詢問時,我隻說了整數,領導及時指導要保留兩位小數時,我才發現後麵還有一分錢讓我忽略了,雖然一分錢對我們個人而言無足輕重,但對我們會計人員而言是不允許有一分錢的差錯的,現在丟掉一分錢,以後差的會更多,也許就從這一刻開始就會一錯再錯。所以在工作中我們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作為一名會計人員,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會計工作是很精準的工作,要求我們準確的核算每一項指標,牢記每一條稅法,正確的使用每一個公式。會計雖然不是具有創新意義的工作,但它是靠一個個精準的數字來反映問題的,一個一個就構成了一個新的數字,反映著一個新的問題。所以我們會計人員更要加強對數字的敏感度,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彌補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