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西發益州(2 / 2)

軍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糜家和荊州商戶的鼎力支持下,30萬擔糧草,被分批運送到了上庸,有了這些糧草打底,我的底氣也變得足了。

在我的強勢宣傳下,西進荊州,變成了全民參加的運動,荊州百姓對我的這個決定可以說是非常支持的,軍戶中參軍的士兵,士氣更是高漲,古時候的打仗,講究的是師出有名,這漢中太守張魯,正好給我了一個機會。

群情激昂,現在的荊州群情激昂,在我的各種強有力的優惠措施的吸引下,百姓們更是變得比平常的時候,更加積極,糧戶們也紛紛拿出了家中這兩年的存糧,支持我這次的舉動。

在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下,這次的西進益州的準備工作,也劃上了完美的計劃,益州那邊,在張鬆的遊說下,益州太守劉璋同意了張鬆的建議,派來了使者轉達了自己的意思。

劉璋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讓我在他危險的時候,拉他一把,漢中太守張魯在漢中的勢力是很強大的,強大到成為了一個國中之國的地步,在劉璋使者再三的請求下,我終於裝模作樣勉為其難的答應了這個要求。

關羽按照安排,被留在了荊州,成為了荊州太守,這一點也讓他很不滿意,原本雲長的意思,是要和我一起去益州,建立功勳的,但是趙雲鎮守桂陽,張飛鎮守江夏,魏延和黃忠龐統隨我出征,現在的荊州,隻能靠雲長和孔明了。

雖然汝南還有一個周逸在,但是周逸手下的汝南軍團卻是實實足足的二流軍團,這個二流軍團並不是說汝南軍團的戰鬥力差,而指的是汝南軍團的人數,還未達到一流軍團的地步。

汝南和荊州是可以互相救援的,我的義子劉封被我派到了上庸,雖然在那裏我也囤積了不少軍隊,但是我卻對劉封這個人不是怎麼放心(在史實中就是因為劉封和孟達沒有向關羽所在的襄陽軍團救援,導致了襄陽軍團被呂蒙和曹仁圍殲)。

在我安排好所有的事物之後,我們才開始率領軍隊出發,借著增援劉璋的借口,我開始了西征益州的戰略步伐。

公元258年,受劉璋之邀,我帶領先頭部隊開始向益州出發,四萬正規軍,2萬精銳部隊,三萬多民兵,將近十萬部隊,浩浩蕩蕩的向益州開進。

益州,這個富饒的地方,讓不少諸侯垂涎三尺,然而,益州的道路卻也讓這些諸侯們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倘若沒有地圖的指引,還是別打益州的主意,我看著手中的益州地圖,嘴上掛上了微笑,看著延綿不斷的軍隊,我心中有些感到自豪。

這些士兵們的士氣可以說達到了頂峰,這支軍隊的大部分士兵都屬於軍戶,在荊州政府的政策中,有陣亡士兵的家屬由政府贍養的這條規定,這條規定,也讓這些士兵沒有了後顧之憂。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戰爭永遠是會死很多人的,我明白這個道理,這些士兵也明白這個道理,而這條規定,也讓很多士兵感動不已,古往今來,有哪個當頭的會贍養陣亡士兵的家屬?

每月響銀一錢,三餐管飽,這一點我從來沒有食言過,這也讓那些新加入我軍隊伍的士兵們感到了我的誠心(實在發不出錢的時候,我就有用糧食或者是相同價值的日用必需品代替比如說鹽,酒,還有一些日常所需)。

跟著劉皇叔打仗有飯吃,這是所有荊州士兵的一個共同的心聲,東漢的諸侯中,也隻有我這兒,士兵才能享受到這麼高的響銀和待遇。

一路上這些荊州士兵的臉上並沒有顯示出戰爭帶來的陰影,所有人的心中現在隻剩下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前進,前進,開赴益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