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忠義論(2 / 2)

也正是因為這條政策,那包青天才敢在朝堂之上噴仁宗一臉唾沫星子,而宋仁宗也隻能用手絹擦臉了事。

“諸位可有討論的結果了麼?”看著廷議之上,熱鬧的場景,我與孔明會心一笑,這場麵恐怕也隻有在荊州的廷議堂中才能見到吧。

“皇叔,臣以為皇叔所說乃是謬論,義分為大義與小義,而忠義兩字乃是古人最為推崇的氣節之一,皇叔怎可以說出我為羔羊這樣不負責任的話呢?此乃鄙人愚論,如有說的不當之處,還望皇叔海涵。”

馬良首先發難,看來我的這個觀點,還是有很多人不認同啊,雖然在後世這條觀點因為社會的殘酷,成為了至理名言,但是東漢時期的人,還是沒能理解這條觀點背後社會的黑暗性啊。

“季常所言確有一定的道理,忠義是古人最推崇的氣節之一,這句話雖然不錯,但是盡忠盡義卻也要看對象而言,曹操乃是國賊,但是卻位居魏王之位,孫權乃是東吳之主,但也是朝廷的吳王,若按照季常言論,那我們豈不是要向這兩位盡忠盡義?”

聽到我的這番話,在座的都被我的這個比喻逗笑了,我的這個比喻是很恰當的,諸人紛紛心裏想道,看來主公說的沒錯,盡忠盡義,也是要分對象的。

“皇叔所言不差,忠義也是要看對象而定的,但是屬下有一事想請教皇叔,皇叔所說義乃我為羔羊之論,這應該如何理解?”

哈哈,這憲和還真是了解我的心思,知道我要借題發揮,所以給了我這麼一個問題作為鋪墊。

“中原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這些英雄,反抗之人,武人,吊客,往往卻是盡忠盡義之人,然而那些愚忠愚義之人,難道不正是那一隻隻待宰的羔羊麼?”

當我說完這句話後,在座的文武百官,陷入了沉思,原本熱鬧的廷議,也因為我的這句話,變得格外的安靜,看著沉思中的諸人,我微微一笑,這位大文豪說的話,對於現在的這些人來說,還是太過於深奧了。

看來我也需要給他們消化這句話的時間,“諸位今天的廷議就到這兒吧,大家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軍師與副軍師留下,其他人就退議吧。”人去樓空,廷議的地方,也因為這些人的散去,變得有些落寞。

“主公剛才這番話,讓士元受益匪淺,士元在這兒受教了。”現在的龐統可是我的左臂右膀,也是我為數不多的幾個親信之一,龐統這個人心高氣傲,能讓他服氣的人,可是不多見的,,就算是才華橫溢的周瑜也隻能算是半個。

“是啊,臣也和士元一樣,深有同感,主公剛才所言,真是說到臣的心坎裏去了。”

“好了,你們兩位也別光顧著給我帶高帽了,我這兒有一件發明,希望讓你們兩位先生鑒定鑒定,如果這個發明能夠成功,那我們荊州又會多一樣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