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爭文(2 / 2)

挑釁,這是赤裸裸的挑釁,駱統啊,駱統,老虎不發威,你還當我是病貓不成?正當我準備組織說辭,回擊駱統的時候,張昭卻首先發飆了。

“夠了!今天是賽詩會,不是什麼軍政會,隻談論經學詩文,駱統,劉皇叔遠道是客,你平日裏的聖賢書都白讀了麼!”

張昭一句話,說的駱統啞口無言,我知道駱統還在為我不待見他的那件事情,耿耿於懷,隻可惜,他發飆,發錯了地方,要知道,這裏可是張昭家,客隨主便,主人都還沒有說話,哪有客人說話的份?

原本還想在氣勢上壓倒我的東吳文人,見張昭發火,紛紛閉上了嘴巴,他們可不想觸張昭的黴頭,口舌之利是小,麵子場麵是大,在文人心中,麵子名聲可是非常重要的。

“我再說一遍,今日賽詩會,隻談經學詩文,不談軍政,倘若有誰再犯,休怪老朽下逐客令!”

氣氛一時間尷尬起來,特別是駱統,此時的他咬緊嘴唇,一副委屈的樣子,我都看了有些可憐。

“子布先生修要動氣,今日難得東吳名士齊聚一堂,我劉備有幸一睹各位大家的真顏,實乃三生有幸,駱公績,也是因為一時興起,無心之過,不知者無罪,不知者無罪。”

“既然劉皇叔如此說了,那老朽怎麼可能不給劉皇叔麵子,公績,回坐吧,今日之事,錯在老朽,老朽沒有事先說明,自當罰酒三杯。”

張昭三杯酒罷,贏得滿堂喝彩,眾位東吳名士紛紛叫起好了,絲竹管弦之樂聲起,在酒的助興下,園中的諸位漸漸放鬆開來。

趁著酒興,張昭拿出了今日賽詩會的重頭戲詩題,今日賽詩會的詩題為長江,也就說眾人要以長江為題作詩,做不出詩的,就要罰酒三觥。

眾人紛紛賣弄文采,雖然偶有佳句,但是三國時期文人的文學積累比起後世文人來說還是差的遠了,現在的詩基本都是漢樂府或者詩經中的形式,這樣的詩也許在這個時代來說,是比較吃香的,但是和後世的唐詩宋詞比起來,實在是差多了。

正在我沉思之際,一個聲音打斷了我的思路,“聽聞皇叔昔日師承盧子幹,盧子幹乃是一代大家,皇叔自然是從他那兒學到不少知識吧,我觀皇叔沉默不已,想必心中早已藏有佳句,皇叔不妨拿出來,讓我們開開眼界。”

嚴畯,嚴曼才,好像剛才那幾句佳句中,有他的傑作,後世詩詞寫長江的多了去了,不客氣的說,隨便拿出來一篇都比現在這些所謂東吳名士做的詩詞好多了,要麼不玩,要玩就玩大的,嚴畯,這可是你逼我的!

打定主意的我,站起身來,長時間的促膝,使得我的膝蓋有些發麻。

“佳句不敢當,倒是有一篇拙作,還望各位指點。”

略一沉思,明時楊褚的佳作,成竹在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此詞一出,滿堂皆驚,東吳文人眼中的驚訝之情,被我盡收眼底,嚴畯原本略帶嘲笑的眼神,在我說完全詞後,變成了圓形,一時間,場麵上鴉雀無聲。

是誰說劉備不喜讀書,胸無大墨,怎麼會傳出這樣的謠言,東吳眾人紛紛交頭接耳,楊褚的這首詞,就算是以前我所在的年代,都被人稱之為佳作,更何況是在三國時期?

張昭率先反應過來,雖然有些驚訝,但是見多識廣的張昭,還是比這些所謂的東吳名人老成的多了。

“劉皇叔此作,實乃老朽平生所未見,可否賜題?”

“此詩,是我赤壁之戰後即興所做,名為臨江仙。”

“原來如此,老朽受教了。”

“我等受教了。”

麵對作捐禮的眾人,我泰然受之,誰讓我的臉皮在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修煉下,厚比城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