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成扇陣的東吳“樓船”,猶如水中蛟龍,“蒙衝”、“先登”在它的麵前就像個小孩子一樣。
“拋石機,投射!”
拋石機,這一攻城利器,在東吳有了新的用途,早在與曹操水軍決戰之前,東吳大都督周瑜早就在我們的麵前炫耀過他的發明。
那就是這種裝在大型戰艦上的水中拋石機,這些水中拋石機比起陸地上的拋石機,個頭減小了很多,重量也減輕了很多,然而水中拋石機的威力卻沒有因為
個頭和重量的限製減小。
這些水中拋石機,在摧毀敵方戰艦方麵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原本還在長江上馳騁的曹營戰艦,在下一刻,被拋石機投射的巨石,打入了江底。
半數以上的曹操戰艦一個照麵被水中拋石機打入了江底,這個巨大的損失換來了曹營戰艦靠近這些龐然大物的機會。
“舵手穩住船隻,弓箭手與敵方對射!”
曹操新任的水軍都督於禁,下達了這個命令,無數弓箭在下一刻飛射向了“樓船”中的東吳水兵。
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軍,是曹操手下將領慣用的軍事策略,然而,這一次這個策略顯然沒有像以前那樣奏效。
東吳的“樓船”中,刀盾手早已就位,曹營弓箭手的弓箭大多數被這些刀盾手手中的盾牌阻擋。
“樓船”分為上中下三層,曹營水軍的弓箭,在逆風的環境下最多隻能射到兩層的距離,有著“身高優勢”的“樓船”,沒有受到萬箭齊發的打擊。
麵對曹營水軍的挑戰,東吳“樓船”中的箭手與曹營弓箭手對射起來,,精通水性的東吳水軍,在這一刻向世人展示了他們水中霸主的地位。
“樓船”第三層中的東吳射手,因為有了諸葛連弩這一中近距離攻擊的利器,無往而不利,攻擊速度明顯比連弩手慢了不少的弓箭手,在對射的過程中吃了大虧。
憑借著自身的重量,不少東吳樓船用撞擊這種最古老的戰艦攻擊方式體現了自己的優勢,不管是蒙衝還是先登,都經不起樓船的撞擊,不少曹營戰艦被樓船撞沉。
麵對如此無奈的局麵,曹操不得不做出了放棄鄱陽湖水營的命令,殘存下來的戰艦紛紛向岸邊靠攏,東吳水軍又怎麼會放過這次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呢?在大都督周瑜所在的主戰船的帶領下,這些水中真正的霸主,開始了屬於他們的表演。
岸上就一定安全嗎?那些瘋狂逃向岸邊的曹操水軍,在看到那麵劉字大旗的時候,徹底絕望了。
為了吃掉曹操的水軍,東吳孫權配合我們的攻勢,向合肥猛攻,據鄱陽湖500米的曹操陸地軍營被迫向合肥救援,這裏暫時成了一個兵力的真空地帶,曹操陸軍的救援,給了我軍一個很好的發揮機會。
“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殺!”
“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殺!”
碩大的劉字大旗,擊垮了無數曹操水軍的心理防線,很多水軍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放下武器的他們被我的義子劉封押回了我所在的夏口。
“若我黃須兒在,何懼一個假子?”大勢已去的曹操,無奈的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在眾人的簇擁下,曹操狼狽的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南征時的意氣風發,早已不複存在。
是役,曹操水軍在孫劉聯軍的聯合打擊下,幾乎全軍覆沒,剩下不到5000人的曹軍向荊州方向逃竄。
一萬多曹操水軍俘虜,被我毫不客氣的收編了,這些垂頭喪氣的敗軍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耀武揚威,軍師也在曹操敗軍的必經之地埋伏下了軍隊,就得著曹操自投羅網。
我們也成了這場戰役的最終受益者,隻負責給周瑜水軍打打邊鼓的我們,基本上沒有什麼損失,這場生存之戰的勝利,也讓我們和東吳有了發展自身實力的機會。
大戰之後的長江平靜如斯,江麵上曹操水軍的屍體和戰艦的殘骸訴說著大戰時的驚心動魄,在這個世界上,成者為王敗者寇,這一流傳千年的不變的定理在這場大戰中得以體現。
適者生存,我們和東吳最後因為物競天擇有了自己的棲身之地,強大如曹操者在我們的強強聯手下,褪去了他傲人的光環。
江南大地的人們,在得到勝利的消息後,奔走相告,作為這次大戰的主角,我們和東吳的將士們自然成了這些百姓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