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困龍入海(2 / 2)

對於糜家來說這隨珠如同燙手的山芋,上交國庫肯定不是最明智的選擇,而獨吞私藏的行徑,若是東窗事發,對於糜家來說則是真正的得不償失。而我貴為大漢宗親,如今的獻帝若排輩分又得叫我一聲皇叔。做一個順水人情,顯然是如今最為明智的選擇。

薑果然是老的辣,想通這一點的我欣然自得的收下了糜太公嘴裏的一片心意。

對於我的挽留,糜太公很冠冕堂皇的婉拒了。說什麼貴為皇叔應以大局為重,若為了他一個商賈,耽誤了大事那就得不償失了之類的話。

糜老太爺對我的印象轉變,讓我很是得意。在以前的糜老太爺的眼中我就是一個典型的“暴發戶”。而一個已經死去百來年的中山靖王的麵子,糜老太爺顯然不買帳。

不過如今,有求於我的糜老太爺不得不放下身段對我這個“暴發戶”虛與委蛇。這一點讓一向自以為是的憲和大歎世事難料。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很多,糜貞在我的徐州府衙住了一段時間後,我與糜貞兩個人的感情與日俱增。在經過我和二弟的勸說下,糜貞終於不情不願的回到了糜家大院。

而我則在憲和和公佑的策劃下,積極搞好與糜家大院眾人的關係。糜家有兩個兄弟,一個糜芳,一個糜竺。他們兩個人特別向往軍旅生活,這讓我們有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弟弟糜芳因為騎術和箭術出眾,被我這個徐州牧征召,成了我的中軍司馬職位比二弟和三弟略高些(二弟是忠義校尉,而三弟是虎威校尉)。

而哥哥糜竺則因為擅長於九章算術,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也被我征召,成為了我軍的錢糧都尉。

麵對大勢已去的局麵,糜老太爺不得不做出妥協。糜老太爺找了個身體不適的借口,把家族中的大小事務和錢財統統交給了大兒子糜竺管理。在這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三從四德成了衡量一個女子有無才能的標準。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糜貞的爹爹因為“身體原因”失去了作為一家之主的決策權力,而糜竺則理所當然的代起了自己的父親應該有的權力和義務。

在我們的積極運作下,糜竺在家族背後的各個宗親的首肯下,終於答應了我和糜貞的婚事。而糜貞自然十分滿意這樣的結果,於是乎,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我與糜貞拜了天地,成了一對夫妻。

糜貞也很爭氣,不出一年就為我生下了大兒子劉禪。雖然我們經曆了徐州之敗,但是在糜家龐大的錢財支援下,我們並沒有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隻是暫時少了個棲身之所而已。糜家和我一起投奔了袁紹,而二弟則保護著我的兩位夫人,經曆了過五關斬六將的重重險阻後,三兄弟再次相會在古城。

趙雲也因為在公孫瓚手下鬱鬱而不得誌,投奔了我,使得我軍的軍威再一次上升到了一個高度。而在憲和和公佑的計謀下,我找了個借口說要為袁紹勸降劉表,而袁紹在滿以為自己得到雲長翼德子龍三位猛將後,腦袋一熱答應了我的計劃。

就這樣我們如同困龍入海一般,離開了河東這個表麵上風平浪靜,實際上暗地裏波濤洶湧的“泥潭”。

事實證明我們當初的決策是多麼的正確,袁紹在經曆官渡之戰後一厥不振,氣憤填膺的他不到三年就死在了幽州。袁紹的兩個兒子更是為了他的位置爭的魚死網破,最後讓孟德這個軍事家撿了個大便宜。曹孟德做了回真正的漁夫,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河東。

而徐庶的毛遂自薦,讓我軍的軍事水平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各種陣勢的運用的得心應手,而他層出不窮的妙計讓汝陽的曹仁吃了不少的虧。先鋒官夏侯蘭更是成了趙雲的俘虜。

惱羞成怒的曹仁親自率領五萬大軍進犯新野,在新野軍民齊心協力下,在徐庶為代表的謀士集團的運籌帷幄下,曹仁的五萬大軍最終塵歸塵,土歸土。

接下來,隱士司馬徽為我推薦了當時並不顯山露水的諸葛亮。而在我三顧茅廬的禮遇下,諸葛亮終於對我推心置腹。這樣的禮遇下士讓我的聲望再一次的提高,而諸葛亮的加入更是對我軍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