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契丹人吃飯時有沒有要求必須要“食不言”,反正耶律隆緒他們家吃飯時似乎沒有這個要求。
開膳後,大人們還好,比如耶律隆緒和蕭太後,隻偶爾會交談一半句,梁王話也不多,比較沉默。
但隻有八九歲的小孩鄭王,就不一樣了,話特別的多,簡直是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一會兒說到他騎馬如何的勇敢,一會兒說到他射箭如何的厲害,一會兒說到他讀書如何的聰明,都是被各個師傅誇的。
看來蕭太後對這個小兒子還真是嬌寵啊,活潑成這樣子,一點兒都沒有一般皇子的規整謹肅,分明就是個無憂無慮的富二代。
鄭王誇了自己半天,他母後和哥哥們自然很捧場的也跟著誇了不少,眼見著他越來越開心,小嘴都要咧到耳根了,卻不知怎的話題忽然一轉,扯著耶律隆緒的袖子道:“皇兄,明年秋圍你可一定要帶我去,今年……”
他癟了癟嘴,欲說不說,那樣子,好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
前麵他在自誇的時候,耶律隆緒自然是不遺餘力的跟著誇了不少,哄著他高興,此時聽他忽然提出這樣的要求,便就一愣,卻沒有就答應他,而是向蕭太後望去。
蕭太後微笑對鄭王道:“這可不行,母後說過要你十二歲才可以去秋圍,明年你也不過隻有九歲,怎麼能去呢?”
梁王也看著鄭王笑道:“三弟,我都十一歲了母後都還不肯讓我去,何況到時你才九歲。”
鄭王烏黑的眼珠轉了轉,目光落到耶律隆緒臉上,便就不服道:“皇兄八歲的時候便就跟著父皇去秋圍了,為什麼我明年都九歲了還不能去?這不公平!”
蕭太後像是被他問住,怔了怔,道:“那是因為那時……有你父皇在。”
“那現在也有皇兄在啊!”鄭王很認真的分辯道。
蕭太後柔聲說道:“那是不一樣的。”
“有什麼不一樣的?”鄭王脆聲道,“父皇是大汗,皇兄也是大汗,孟子《跬道》曰‘長兄若父’,孩兒覺得皇兄和父皇沒有什麼一樣的。”
蕭太後神色便就變了變,目光從耶律隆緒臉上掃過,對著鄭王微微皺眉道:“怎的又去讀那些漢人的書?”
鄭王眨了眨眼,道:“皇兄說漢人的書裏有很多道理是我們不知道的,要去學的。孩兒也喜歡讀漢人的說,很有趣的。”
蕭太後臉色便有些不好,看著耶律隆緒動了動唇,似乎想說什麼,卻終什麼也沒有說,夾了一筷子菜放在鄭王麵前的碗裏,說道:“吃罷。”
鄭王並沒有注意到蕭太後的神色,向嘴裏塞了一大塊羊肉,鼓著嘴巴,對耶律隆緒興致極高的說道:“皇兄,我給你說啊,那個……”
剛才鄭王說那些話時蕭太後神色不虞,耶律隆緒卻似乎並沒有受什麼影響,始終神情自若,舉止優雅的吃著食物,此時看著鄭王微笑道:“聖人言‘食不言,寢不語’,三弟你……”
鄭王忙就用手捂住了嘴,吐字不清的說道:“皇兄,我知道啦!”便就不再說話,低頭吃起來。
我看著鄭王的可愛樣子,不禁低下頭暗笑起來,肩頭微微抖著,手裏的筷子在碗裏無意識的劃著。
蕭太後的聲音忽然涼涼的響起:“蕭嬤嬤,教教柳姑娘吃飯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