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我此時心情沉重,卻也被他這話引得露出笑容,隻是這笑容卻有點古怪,這是一個皇帝,還是個少年,平日裏又是那樣冷臉冷心城府極深的,居然也信神佛?
耶律隆緒沒有發現我笑容裏的古怪,見我眉頭舒展,心情便也輕鬆起來,道:“如何?要不要去試試?”
山穀裏已全部仔細找過,再留下也沒有什麼用,倒不如先離開,等有機會我自己再來細細查看。
況且神佛之說,別人總言:心誠則靈。
思及此,我道:“去看看也好。”
我們所在的山穀四麵環山,成箕形狀,北麵山坡緩和,東南兩麵是懸崖峭壁,南麵山頂有桃形的巨石驟然而起,僅以三點支撐著,矗立峰頂,搖搖欲墜,像是巨大的桃子。
耶律隆緒見我對那巨石凝望,說道:“此山名‘桃石山’,契丹叫做‘畢力格圖哈達’,真寂之寺便在此山南麵的陡壁上。”
穿過山洞原路出穀,騎馬到桃石山南麓,把馬係在山下林裏,徒步上山。
桃石山山勢陡峭,但因為山上有真寂之寺,寺內神佛是傳說中的靈驗,香火自然旺盛,上山的路便就修繕的極好,寬而平整的台階繞著山勢蜿蜒而上,直達寺前。途中遇到三三兩兩的香客結伴而行,有的如我們一般在上山,有的卻已是進香後沿山路而下,交談時皆輕言細語,倒像是怕驚了神佛。
山並不甚高,沿路走走停停,不多時便到真寂之寺。
真寂之寺,雖名為寺,卻非建築而成,而是開鑿在峭壁上的石窟群,分中、南、北三窟。
耶律隆緒道:“真寂之寺的中、南、北三窟,喻示著佛今生、前世和來生。”
帶著我一處一處的看去。
中窟為寺廟主窟,眉額陰刻石文“真寂之寺”,字體遒勁秀美,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窟內寬約六米,深約五米,高約三米,中間釋迦牟尼涅槃像頭南麵東側臥榻上,身長約四米,螺發肉髻,右手支頤,左手直伸,身著薄衣,赤足瞑目。三世佛立於釋迦牟尼佛像後,兩尊菩薩分立南北,周圍弟子作哀痛狀;其餘三麵石壁浮雕佛像很多,形象各異。
釋迦摩尼涅槃像莊嚴肅穆,讓人不由心生虔誠。
耶律隆緒望著佛像,道:“契丹傳說中,此地是佛的圓寂之地,故名真寂,佛主在此地靈魂脫離肉身,升華到聖地,山上有再生洞,是有死有生的循環,生生不息。”
“生死循環,生生不息……”那麼我穿越千年,重生在這裏,又是為了什麼?
我怔怔的望著釋迦牟尼。
佛主,能給我啟示嗎?
跪在佛前,默默祈禱。
耶律隆緒也在佛前跪下,神情虔誠的默念了半天。
站起身後,他問我:“祈求了什麼?”
我微笑著搖頭:“佛曰,不可說。你卻是要問,我祈求佛主保佑我找到想找到的。”
他也微笑看我,道:“我卻是祈求佛祖保佑我留住想留住的。”說著又鄭重的向釋迦摩尼像拜了幾拜。
我站在他身後看著,竟有些看不懂他,在這個皇權社會,他是掌握著至高無上皇權的皇帝,竟也有做不到的事要來祈求佛主麼?
隻是我從來就沒有看懂過他,此時不懂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而他,雖然他總是能猜中我的心思,但他真的懂我嗎?
我轉眸向他看去,碰上他了然卻又疑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