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每月健康掃描(1 / 2)

每月健康掃描

時聞

重慶養老服務體係建設成效卓著

為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係建設,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重慶市政府、市民政局積極應對老齡化挑戰,圍繞養老服務事業發展和養老機構規劃布局等重點工作,製定出台了一係列政策,養老服務取得突破性發展。2014年,全市完成221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項目,並全部投入運營,累計完成建設投資2.13億元。取得這些成果得益於以下工作的落實:

1.科學規劃。市民政局會同市發改委下發了《關於加快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的意見》,提出了“七個一”的建設標準,即建立一套涵蓋社區每位老人的基礎資料、建設一個活動場所、配置一批設施設備、建設一支專業隊伍、開通一條求助熱線、創建一套服務標準、建立一套管理辦法,統一規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鼓勵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推進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此外還製定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管理服務基本規範》。

2.加大扶持力度。市民政局會同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出台了《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對符合建設規範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市級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適當補助,達到國家基本建設項目申報條件的,優先納入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儲備庫。

3.規範管理服務。積極推進社區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重點培育和推廣國家標準化試點項目。創新運營模式,采取公建公營、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等多種運營模式,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引進相關機構參與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日常運營,提供多渠道、全方位優質服務,受到社區老年人普遍好評。

4.加強督促指導。2014年,市民政局召開了兩次全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作會,並組織多個督導組赴區縣督促項目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建立通報製度,結合日常抽查暗訪情況,每季度對各區縣建設進度及質量進行通報。

2015年將突出適度普惠,使養老體係建設更上層樓。主要措施有:

1.完善養老服務政策措施。繼續貫徹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意見精神,編製社會養老服務體係“十三五”專項規劃,製定全市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導意見,建立經濟困難家庭高齡、失能老人養老服務補貼製度,指導區縣製定並落實發展養老服務業各項政策,加快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係。采取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建立運營補貼製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等方式,探索建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運行長效機製。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目錄內容,推進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建設,製定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政府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

2.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建設4個市級示範養老機構和區縣社會福利中心,推進鄉鎮敬老院建設,實施危舊敬老院改造。新建250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和1000個農村幸福院,辦好民生實事。完善社會辦養老機構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對企業閑置廠房、商業設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改造,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采取養老院設立醫院、醫院舉辦養老院、養老院與醫院聯辦等形式,逐步提高醫護型、養護型養老機構床位比例。鼓勵境外投資者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逐步擴大全市養老服務床位供給總量。力爭全年新增床位3萬張,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達到30張。

3.加強養老服務標準化管理。按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實施辦法》和《養老機構服務管理辦法》要求,全麵開展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換證工作,加快推進鄉鎮敬老院法人登記。全麵建立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製度,降低養老機構運營風險,保障入住老人合法權益。建立政府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製度,製定出台入住評估標準,優先滿足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人入住需求。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優化從業人員結構,加大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力度。繼續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和公辦養老機構改製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