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凡濟山之首,自輝諸之山至於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裏。其神皆人麵而鳥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xǔ)。
【解讀】
濟山的最頭部分,自輝諸山開始,到蔓渠山止,共有九座山,蜿蜓長達一千六百七十裏。這些山中所居住的神仙,都是人麵鳥身,在祠堂中祭祀這些神仙,毛物要用完整的牛、羊、豬等,還要用一塊吉玉投往山間,祭祀不用精米。
獨蘇山
又西一百五十裏,曰獨蘇之山,無草木而多水。
【解讀】
再向西一百五十裏的地方,有座高山屹立,它叫獨蘇山,山上光禿荒蕪,沒有生長花草樹木,但卻溪流縱橫,水源豐富。
蔓渠山
又西二百裏,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洛。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麵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解讀】
再向西二百裏的地方,叫做蔓渠山。山上遍布著金礦和晶瑩的美玉,山下竹木繁茂,箭竹成林,鬱鬱蔥蔥。伊水發源於此山,向東流去,注入洛水。山中生長著一種野獸,名叫馬腹。它的形狀奇特,人麵而虎身,它的叫聲好象嬰兒啼哭。它是一種凶猛而殘暴的野獸,能傷害人,甚至於吃人。
凡濟山之首,自輝諸之山至於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裏。其神皆人麵而鳥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xǔ)。
【解讀】
濟山的最頭部分,自焊諸山開始,到蔓渠山止,共有九座山,蜿蜓長達一千六百七十裏。這些山中所居住的神仙,都是人麵鳥身,在祠堂中祭祀這些神仙,毛物要用完整的牛、羊、豬等,還要用一塊吉玉投往山間,祭祀不用精米。
山敖岸山
中次三(經)[山](bèi)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陽多(yǔ)琈之玉,其陰多赭(zhě)、黃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狀如蒨(qiàn)如舉①。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xiàn)則其邑大水。
【注釋】
①蒨:茜草,一種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是黃紅色,可作染料。舉:即櫸柳,落葉喬木,生長得又快又高大,木材堅實,用途很廣。
【解讀】
中央第三列山係山的開頭一座山,叫做敖岸山。山向陽的南坡,遍布著一種叫做琈的美玉,山背陰的北坡,遍布著赭石和黃金。神熏池就住在這裏,因而經常有美玉產生出來。從山巔向北望去,河水奔騰,林木蔥鬱,觀其形狀,如蒨草和櫸柳。山中生長著一種野獸,形狀如同白鹿,但長著四隻腳,它的名字叫夫諸,每當它出現,就預示著雨水增加,會泛濫成災。
青要山
又東十裏,曰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①。北望河曲,是多駕鳥②。南望(shàn)渚,禹父③之所化,是多仆累、薄盧④。(shēn)⑤武羅司之。其狀人麵而豹文,小要⑥而白齒,而穿耳以鐻(qú)⑦,其鳴如鳴玉。是山也,宜女子。畛(zhěn)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有鳥焉,名曰(yǎo),其狀如鳧(fú),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狀如葌(jiān)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槁(gǎo)本⑧,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