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晁元禮(1046-1113年),一說名端禮,字次膺。其先澶州清豐(今屬河南)人,家彭門(今江蘇徐州)。熙寧六年(1073年)進士。兩為縣令,忤上官,坐廢。政和三年(1113年)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

綠頭鴨

晚雲收,淡天一片琉璃。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裏澄輝。瑩無塵、素娥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①。玉露初零,金風未凜②,一年無似此佳時。露坐久、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瑤台冷③,闌幹憑暖,欲下遲遲④。念佳人、音塵別後,對此應解相思。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料得來宵,清光未減,陰晴天氣又爭知。共凝戀、如今別後⑤,還是隔年期。人強健,清尊素影,長願相隨。

【注釋】①丹桂:傳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②玉露二句:玉露,秋露。零,指雨露及淚水等降落掉下。金風,秋風。③瑤台:美玉砌的樓台。此泛指華麗的樓台。④遲遲:眷戀貌。⑤凝戀:深切思念。

【譯文】傍晚浮雲收斂,淡淨的藍天像一片澄碧的琉璃。銀燦燦的圓盤,從海底升起,皓潔的月色灑下澄澈的銀輝,籠罩千裏。晶瑩瑩纖塵不染,月宮嫦娥淡裝佇立,明淨淨曆曆可數,那丹桂的枝葉參差不齊。露珠兒開始涓滴,涼爽宜人的秋風尚未凜冽,一年中再沒有如此美好的秋夕。露天下久坐仰望,疏落的流螢時時閃過,驚起的烏鴉向南飛去。登上冰冷的瑤台,將欄杆倚暖,欲下台階卻遲遲疑疑。我想那佳人,自離別斷了消息,當此夜月也應寄情千裏緩解相思愁緒。最牽動情懷,是那銅漏的水聲不斷滴瀝;暗自傷心悲慘,是那婆娑的花影偷偷轉移。料想來日的夜晚,皎潔的月光依然清麗,但天氣是陰是晴又怎能預知呢?我們傾心愛戀,如今離別後,又期望著隔年的相遇。但願人強健,清醇的美酒,淡素的月影,永遠相隨相伴。

【賞析】這首詞描寫中秋之夜的佳美月色,抒發了無盡的懷人情思。全詞層次清楚,鋪敘精當;氣脈連絡貫串,前後縱收自如;意境清新,格調和婉;言辭清麗,情致綿綿。

趙令疇(1051-1134年),初字景貺,蘇軾改為德麟,自號聊複翁。涿郡(今河北薊縣)人。燕王德昭玄孫。元祐中,簽書潁州公事,坐與蘇軾交通,入黨籍。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同知行在大宗正事。著有《侯鯖錄》、《聊複集》。

蝶戀花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①。盡日沉煙香一縷②,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③。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④。

【注釋】①止:猶“隻”。②沉煙:點燃的沉香。③惱:撩惹。④西江:古詩詞中常泛稱江河為西江。

【譯文】想要減掉羅衣,可是春寒尚未退去。珠簾也無心卷起,一個人在深閨中閑居獨處。紅杏枝頭的花不知還剩幾許,美麗的麵龐尚有啼痕,隻是怨恨,清明時這無情的風風雨雨。終日無聊悶坐,看著沉香的輕煙一縷。昨夜喝悶酒而大醉,今早醒來得太遲。被惜春的情懷所困,心中充滿了愁緒,飛回的燕子又耽誤了帶來回信,我淚眼淒迷,呆呆地望著小屏風,那上麵畫的是遙遠的西江的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