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已死?
卷首語
作者:齊書陽
上微博時間長了,突然感覺有些審美疲勞,尤其是對充斥在微博上的所謂哲言心語、名言警句越來越反感。記得小時候可是最愛這些言簡意賅、精辟的語錄,還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經常把《意林》上麵的語錄和寓言故事抄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上高中的時候,還整天背各種各樣的名言警句,並且不亦樂乎。工作以後曾經買過一本《小故事 大道理》,還讀得津津有味。自從玩了微博後,發現微博上最不缺的就是這些,什麼任正非語錄、傑克·韋爾奇管理理念、曾國藩處事之道、李嘉誠的成功要素,什麼人生三重境界、修心養性之道、管理者應具備的十大人才理念等等,還有@總裁語錄、@哲言心語這樣一抓一大把的專業微博。起初我還經常轉發此類微博,看得越來越多則越來越疲,不僅沒有了轉發的衝動,甚至都懶得仔細看,更不談仔細品味思考了。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我也在反思,是自己不思上進、不願意追求真知嗎?抑或心浮氣躁、靜不下心來感悟了?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魚龍混雜的信息太多,很多所謂的經典語錄都是自以為是的斷見或者似是而非的觀點,有些名言更是假借名人為博眼球的陳詞濫調或偏激言論。這些東西不僅沒有那種打動人心的力量,反而讓人感覺有些乏味或者矯揉扭捏。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泛濫時代,真理已死。為什麼這麼說,真理之所以被人當做真理有兩個要素,一是其本身能站得住腳,二是不容易獲取。第一條很簡單,第二條是什麼道理呢?就是隻有經曆艱辛得到的真理,人們才把它當做真理而認真對待,而對於那些隨手就一抓一大把的真理,沒有人會放在心上。
正好前兩天看到一個小故事,用在這裏解釋最好不過。說一個年輕人聽說山上住著一位有道高僧,就希望能夠去學習至上的真理,上到山上,拜了老和尚為師後,竟然是砍柴擔水、掃地做飯,並且一做就是好幾年。就在他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師父把他叫去,說要傳授他最高的真理。老和尚一共隻說了幾分鍾,他則把師父說的一切牢牢記在心上,努力鑽研,並且認真踐行,終成又一代大師。就在老和尚快要圓寂的時候,他把這個當年的年輕人叫到跟前,告訴他務必不要輕易傳授弟子這些至上的道理,必須要讓他們為求這真理嚐盡各種磨難,方能傳授。老和尚說真正的真理都是非常簡單、質樸的,但是如果輕易就得到這些真理,沒有人會把它當回事,更不會認真鑽研、一生信奉。同樣的東西,如果經曆了千辛萬苦才能得到,方能珍惜,並願意投入全部的身心去相信、去研究、去踐行。
回到信息泛濫、真理已死的問題上來,再說說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一書。這本書是上世紀80年代對蒸蒸日上的電視業的最深刻的反思,他認為充斥在生活中每個角落的電視以娛樂的方式呈現一切,而這也導致真理被消解。他舉了兩個人的兩本書來詮釋。一個是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年》,這本小說描繪了未來獨裁統治下的恐怖情景。一個是奧爾德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這本科幻小說則以諷刺的筆法描寫他心目中的未來世界。
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剝奪我們信息的人,赫胥黎擔心的是人們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奧威爾害怕的是真理被隱瞞,赫胥黎擔心的是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奧威爾害怕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受製文化,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欲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
現在看來奧威爾的可怕預言並沒有成真,不過赫胥黎的預言卻在真真實實地發生著,並且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