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忄夌除大理少卿致仕製
敕。朝散大夫、檢校太仆少卿、前兼江陵少尹、上柱國鄭忄夌。四代所貴,事皆不同,至於尚齒,其道一也。聞爾久居官次,年踰月製,家唯四壁,身無一簪。今者致政裏居,亞列半俸,足得安枕幾而就頤養,敬老之道,亦為優異。可守大理少卿致仕,散官勳如故。十九
王釗除皇城留守製
敕。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前兼左金吾衛大將軍、禦史大夫、充左街使、太原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王釗。常侍文陛,召見武台,願以五千,獨當一隊,思長策久安之術,避必戰敢死之虜,頗嗤免胄,獨能全師。洎繁纓趨朝,執金入侍,夷險一貫,忠勞兩兼,子尾之疾雖平,郤克之步尚蹇。官崇環衛,職實司武,入座副相,不失舊榮,且務優安,勉於遵養。可檢校刑部尚書、兼右領軍衛上將軍、禦史大夫、充大內皇城留守,散官如故。
王知信除左衛將軍史寰
除右監門衛將軍等製
敕。昭武軍校尉、前守右驍衛將軍、上柱國、賜緋魚袋王知信等。古人之為理也,不以一眚而掩大功,克廣紹子文之宗,霍陽繼博陸之後。知信烈祖,貝丘之戰,可庇十代,豈止曾孫。寰父伯仲,亦效忠懇,提挈全魏,歸於朝廷。今者寵以將軍,旌其舊德,豈唯獨舉賞延之典,亦欲使列土諸將,自為孫謀。彝、鎬、明誼,入仕已久,皆無悔吝,故有序遷,臨封遠邦,蔡亳兵部,分憂佐理,無忘謹廉。可依前件。
張直方授左驍衛將軍製
敕。朕據南麵之尊,製一代之命,先講百官之法,後行四方之政。若有罪不問,是倒持太阿;有頑不磨,是廢去砥石。則拱視天下,何以為理?雲麾將軍、起複檢校刑部尚書、兼右羽林統軍將軍、禦史大夫張直方,席其先人,任為邊將,披誠向闕,執玉來朝。近臣勞郊,大匠理第,典兵於禁門之內,立侍於交戟之中,校其寵榮,無與等比。而乃每輕法檢,恣為遨蕩,擅去宿衛,潛遊異縣。有司問狀,持舌不言,以至再三,始引亻夫夫心闕。古人有雲:“語人必於其倫,觀過必於其黨。”念其生自戎旅,素不鐫琢,既觸法網,亦可矜容。加膝墜泉,予常自慎,小懲大誡,爾宜知恩。不失將軍之榮,仍有兼官之重,足得湔洗,以俟甄升。可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兼左驍衛將軍、禦史大夫。
朱叔明授右武衛大將軍製
敕。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兼左武衛上將軍、禦史大夫、上柱國、吳興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朱叔明。司馬軍令,黃帝理法,兵家尚嚴,始可克敵。邊將破虜,詐增首級,亦罪之小者,漢文時魏尚囚係,漢宣時田順自殺。開元中,幽州長史趙含章大破奚虜,旋坐贓賄,放流瀼州,縱有功勞,不贖罪犯,是以拓土萬裏,垂功中興。自長慶已還,益輕邊事,選拔將帥,多非賢良,豪奪種落蹄角之畜,割削士卒衣食之賜。見利則往,見弱則欺,罔酬恩榮,不顧廉恥,積帛藏鏹,丘累陵聚。是以戰士離落,兵甲鈍弊,積三十年,擲之不問。近者伐叛,益知其由,屢下詔書,誥誡深切,豈知頑昧,不可鐫琢。嗟爾叔明,材惟樸樕,性命淺狹,其兄叔夜,以贓抵刑,不出私門,可視覆轍。忝據藩翰,已積歲時,料甲峙糧,既乏素效,事虜接戰,不報寸功。而乃公欺降戎,乾沒戰馬,歸充伏櫪,告以弊帷,人之無良,一至於此。昔曹劌請戰,卜式輸財,俱是匹夫,不與公食。爾乃貴擁旄鉞,任倚邊陲,何其用心,與古相萬。諫臣拜疏,前罰未塞,尚為恩貸,不失將軍,分務洛師,可以循省。可右武衛大將軍,分司東都,散官勳封如故。
梁榮幹除檢校國子祭酒
兼右神策軍將軍製
敕。北落親軍,夾峙宮省,選忠勇者為吾爪牙。右神策軍奉天鎮都知兵馬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右威衛將軍、禦史大夫、上柱國、安定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梁榮幹,射必落雕,力能扼武,自晦雄毅,益守謙恭。故能塞護長榆,兵分細柳,恩加士卒,名著勤勞。今日擢掌五兵,榮懸三綬,勉礪鋒鍔,上答寵光。可檢校國子祭酒、兼右神策軍將軍知軍事、禦史大夫、充馬軍都虞候,散官勳封如故。
呂衛除左衛將軍李銖右威衛將軍
令狐朗除滑州別駕等製
敕。忠武將軍、前左武衛將軍、兼灃州長史、合川郡公、賜紫金魚袋呂衛等。衛為天驕之魁,來就諸臣之位,誠敬忠信,不失其常。銖、朗入仕歲久,閱官頗多,聞無尤違,是率理道。將軍上佐,半刺之任,言於清時,皆為美仕。帖以祿秩之綬,用嘉慕義之心,慎無自輕,勉於敬畏。可依前件。
張幼彰程修己除諸衛將軍翰林待詔等製
敕。翰林待詔、昭武校尉、前守左驍衛將軍、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張幼彰等。幼彰、脩己,鴻都奏伎,攻於丹青,用誌不分,與古爭品。審以武進,晚能知書,屢以辭章,上幹丞相。知實以謹良綰務,師儒以詳練守職,或藝或勞,或遷或拔。將軍佐寮,皆為寵擢,各守職秩,無忘專慎。可依前件。
一品孫李明遠授左千牛備身等製
敕。一品孫李明遠、三品孫韓鍔等,立侍交戟,才能勝冠,出入見君父之尊,師資益忠孝之道。流離少好,騏驥老成,宜念聿修,慎無欲速。明遠可致果副尉守左千牛備身,鍔可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備身。
李鄠除檢校刑部員外郎充鹽鐵嶺南
留後鄭蕃除義武軍推官等製敕。前鳳翔節度副使、朝議郎、侍禦史、內供奉、賜緋魚袋李鄠等。五嶺之表,地遠京邑,吏以法製奉公,下以文律自持,蓋亦寡矣。而鹽鐵榷束之籍,延袤萬裏,若當其才,非唯山澤之饒歸於公上,亦得以遠人利病聞於朝廷。今吾丞相揣摩新規,改易舊製,以鄠文學廉慎,當官挺然,嚐悴賢侯,號為名士,以此委任,必有可觀。蕃、瑾、嗣閔鹹有才能,佐藩評刑,知己所請。各進官秩,皆為榮遇,宜思報效,無累薦延。可依前件。
韋宗立授檢校倉部員外郎
知鹽鐵廬壽院等製
敕。權知鹽鐵廬壽院事、朝請郎、侍禦史、內供奉韋宗立等。近者恢複河湟,訓定羌虜,江湖之間,人安而不擾。供饋之費,財有餘而力不蹙,實由管搉,委之名臣。今者尚書休以爾宗立等上言,鹹曰清白處己,勤謹奉公,予安能知,無不可者。暨頡與潛,皆稱名士,自有丞相為爾己知。守職佐藩,無忝新命。可依前件。
房次玄除檢校員外郎
充度支靈鹽供軍使等製敕。前知度支河南院事、朝散大夫、試太子司議郎、兼侍禦史、上柱國、賜緋魚袋房次玄等。有司臣各言爾等或以科名文學,或以清白才用,列於薦籍,其辭甚美。分金穀榷運之務,無忘謹廉;佐諸侯將軍之府,宜竭裨助。報知苟盡,能不達乎?爾其勉之。可依前件。
李知讓加禦史中丞依前邠州刺史
韋瓊加侍禦史充振武軍掌書記等製
敕。大中大夫、使持節邠州諸軍事、守邠州刺史、充兵馬留後、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李知讓等。以知讓所理,雜以華夷,宜假霜台,用壓戎落。瓊、王壽、觀等,皆吾卿大夫之令子弟也,戎臣知之,請為佐理。夫幕吏之道,有事必言,知無不為,考於職分,亦無本局,各思報效,勿事依違。可依前件。
崔彥曾除山南西道副使李詵山東道
推官楊元汶京兆府法曹等製
敕。朝議郎、行鄭州管城縣令、上柱國、賜緋魚袋崔彥曾等。戎臣請士,京兆求賢,披其薦籍,皆曰才能。彥曾左官非罪,理人異等;詵張王賢客,梁苑辭人;元汶官決平之司,無舞文之過。移為典獄,陟在賓階,不累己知,唯有直道。可依前件。
李承慶除鳳翔節度副
使馮軒除義成軍推官等製
敕。朝議郎、前守太常丞、上柱國李承慶等,以文學升名於有司,以才能入仕於官次。諸侯辟之,以佐於賓席;天子用之,升於朝廷。次第等級,大小高下,亦與古之鄉舉裏選,考德試言,無以異也。爾等皆吾卿大夫之令子弟也,清風素範,克肖家聲,屬辭彫章,能取科第。既有知己,皆為才人,賢觀與遊,達視所舉。今爾賓主,兩皆得之,義則進,否則退,無為美冫廣火,以求苟容。可依前件。
夏侯曈除忠武軍節度副使薛途除
涇陽尉充集賢校理等製
敕。前昭義軍節度判官、朝議郎、殿中禦史、內供奉夏侯曈等。曈以科名辭學,開敏多才,久遊諸侯,常蘊令聞,周知吏理,兼能潔身。戎臣上言,願為毗讚,既諾仕以委質,宜直道以酬知。途以文行策名,節趣清遠,言於後進,實為秀人。延閣典校,丞相所請,勉循階級,以至堂奧。可依前件。
蕭孜除著作佐郎裴祐之陝府巡官崔
滔櫟陽縣尉集賢校理等製
敕。在春秋時,晉為諸侯國也,尚立公族大夫,教育諸卿之子,富有賢哲,不假搜聘,召同列而會者,三百餘年。況今天覆盡得,而禹畫無遺,名卿賢相之家,清風素範之教,子孫森羅,髦俊並作,次第敘用,豈歎乏才。匭使判官、將仕郎、守國子監太學博士蕭孜等,或以秀異得舉,文學決科,或以行實立身,遭逢知己,皆後生可畏之士,為當時有才之人。東觀著述,殿閣典校,參畫幕府,開導獻納,清秩美職,二者兼之。不由階級,安至堂奧,勉於修慎,以俟超升。可依前件。
楊知退除鄆州判官薛廷望除
美原尉直弘文館等製
敕。將仕郎、前守京兆府藍田縣主簿楊知退等。國家蕩定濟魯,餘三十年,多用名儒鎮之,以還古俗,其議賓吏,皆為秀彥。弘文館四部群書,十八學士,詳考理亂,鋪陳王道,此乃貞觀之故事也,若非名士,固不與焉。知退與途,文行溫雅,副幕府之求;廷望才學聲華,膺丞相之選。當戰伐之後,切於供饋,庠、績自以謹幹稱於有司。予非能知,鹹徇其請,各宜率勵,無累所舉。可依前件。
白從道除東渭橋巡官陶祥除福建
支使劉蛻壽州巡官等製
敕。度支東渭橋給納使巡官、將仕郎、試大理評事、兼監察禦史白從道等。朕以國計出入,委以表臣,尚書郎當戰伐之餘,財穀殫蹶,斷長補短,以無為有。今者上言三吏,皆曰周才,校其智能,足應事役。暨守臣貽孫等,亦曰祥、蛻文學溫慎,可在賓階。才者得失之端,士者功名之本,勉於自勵,無負己知。可依前件。
盧籍除河東副使李推賢殿中丞
高湜除湖南推官薛廷傑桂管支使等製
敕。河東節度副使、朝散大夫、檢校大理少卿、攝禦史中丞、上柱國盧籍等。夫諸侯之任重矣,其行道也得以阜俗,其行法也得以刑人賞人,若張政化,得以助業。某等上言,鹹舉可用。籍等或負才器,倜儻不群,或以文章,策名俊秀,或有幹局,可佐囹圄,皆徇所請,予安能知。並州近胡,王業茲始,艱難已來,何戰不會。長沙、始安,頗聞旱耗,各宜良士,以佐賢侯。夫直道枉道,無他故也,取容盡節而已,勿慮後患,宜竭報知。暨殿省佐僚,縣道為郡,豈曰虛授,亦當爾才。正霜台之舊名,班芸閣之初命,各服寵祿,勉於自強。可依前件。
鄭碣除江西判官李仁範除
東川推官裴虔餘除山南東道推
官處士陳威除西川安撫巡官等製
敕。浙江西道都團練判官、將仕郎、監察禦史裏行鄭碣、李仁範暨虔餘等,鹹以文行,策名清時,諸侯知之,命為幕吏。少微四星,處士毗輔之宿也,天之布列,在軒轅前,此乃天意親近賢良,先於妃後。威者吾能言之,耕延陵之皋,荷石門之篠,沉如魚潛,冥若鴻翔,非吾賢相,爾不肯起。徇酬知己,以壯在野。並可依前件。
裴詒除監察禦史裏行桂管支使等製
敕。前鄆曹濮等州觀察支使、朝散大夫、試大理評事裴詒等。守臣有司,上言請士,皆曰詒等士族之中有政事科名,清廉公謹,嚐經職守,稱有才能。古人於一飯之恩,尚有殺身以報,況於知己,得不勉之。可依前件。
石賀除義武軍書記
崔涓除東川推官等製敕。朝議郎、行秘書省著作佐郎石賀等。朕寄諸侯之事重矣,大者教化風俗,小者惠養黎眾,環千裏之疆,綰三軍之眾,講求倚用,不五六人。守臣公度、仲郢所請,賀等各以文學決科,愷悌幹祿,觀其褒舉,皆是才名。能報所知,在爾賓主,予不與焉。暨鑲與鈞,亦稱智敏,神州作掾,五庫掌財,足展幹能,無惰官守。可依前件。
顧湘除涇原營田判官
夏侯覺除鹽鐵巡官等製
敕。前振武軍節度判官、文林郎、監察禦史裏行顧湘等。近者循名責實,科指稍峻,諸侯有司,亦各搜選才良,以佐物務。湘、覺本以文進,兼通吏理;從周暨魯,皆稱幹能;於以聲韻上獻,律呂精功,雖曰小道,亦有可觀。徇請酬勞,鹹加新命,各守職分,無忘用心。可依前件。
趙元方除戶部和糴巡官陳洙除
長安縣尉王岩除右金吾使判官等製
敕。攝戶部巡官、宣德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兼殿中侍禦史趙元方等,各為長才,自有知己。地官平糴,專豐耗發斂之任;京尉坐曹,決事得操豪猾。交戟之內,讚佐衛臣,言於仕進,皆曰得路,勉思報效,無累所舉。並可依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