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美國繪畫
17世紀中期英格蘭和荷蘭的移民開始在荒蕪的北美大陸建立了固定的立足點。從那時開始,美國就有了繪畫藝術。17世紀後半期,美國有了正規的肖像畫藝術。但藝術風格以歐洲荷蘭畫派的風格為主,缺乏創造性和藝術性。這些肖像畫家主要集中在波士頓及其周圍地區。
18世紀初,歐洲的幾個畫家來到了美國,使美國肖像畫藝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就整個18世紀來說,美國的繪畫藝術水平不高,主要畫家都深受歐洲美術的影響。
19世紀初,美國的繪畫藝術有了長足的發展,逐漸躋身於世界藝術之林。這時出現了美國風景畫派——哈得遜河畫派。
哈得遜河畫派是一個要求擺脫歐洲繪畫的影響、創立自己的具有民族精神的風景畫派。它由一批經常以哈得遜河沿岸風光為題材的風景畫家所組成。它包括幾代畫家。活動時期是19世紀初至20世紀70年代。這一派的主要奠基人是托馬斯·科爾和阿舍·杜蘭特。他們的風景畫都是旅行寫生,他們是最早成功地描繪了美國獨特的風景的畫家。由於他們的努力,風景畫在美國風行一時。
托馬斯·科爾(1801年—1848年)出生於英國,14歲時開始學習工藝美術設計,17歲隨家人遷住美國俄亥俄州,後來,他獨自來到費城,在賓州美術學院學習了兩年。1825年科爾定居紐約後已經是很有名氣的風景畫家了。
科爾的風景畫氣象神奇,富於浪漫情調,重要的代表作品有《卡茨基爾山中的日落》等。他為推進美國風景繪畫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杜蘭特(1796年—1886年)也是美國重要的風景畫家。他出生在新澤西州,早期從事雕刻創作,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從事油畫藝術,以風景畫為主。他的風景畫突出了美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刻畫細致入微。代表作品有《潺潺的溪流》等。
19世紀下半葉是美國繪畫的成熟時期。無論是在風景畫、肖像畫還是在風俗畫方麵都出現了一批掌握了純熟繪畫技巧,能充分顯示自己的藝術個性,並能真切反映美國人民現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家。較為著名的有霍默、伊肯斯、賴特等。
霍默被認為是美國19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他也是土生土長的美國畫家。他們描繪鄉土生活的風俗畫,這在崇尚西歐畫風的美國畫壇上,顯得清新而富有醇味。他是一位海洋畫家和插圖畫家,童年的遊戲、漁獵、人們與海搏鬥的情景,在霍默的繪畫中具有重要影響。他成了美國前所未有的最有名的海洋畫家。霍默在藝術創作上,不因循守舊,而是憑著自己的誠實走自己的道路,去尋求真理。霍默以完全的客觀性、色調對比甚於顏色對比的印象主義技法,生動地描繪海洋景色,他畫的插圖以超越文學內容的特殊的現實主義描述,使巨大的中心主題得到濃縮。
霍默出生在波士頓。他的父親是一個商人,母親受過良好的教育,愛畫水彩畫,霍默最初就是從他的母親學習繪畫的,1859年,他搬到紐約市去住後,才第一次真正地接受美術訓練,進入了美術設計學院學習。但由於那個學校隻教素描,可是霍默對油畫和水彩更感興趣,於是很快就退學了。1861年,內戰爆發,他以《哈潑周刊》圖片記者的身分去戰場采訪,畫了一些描繪戰爭的有力的素描。在戰爭期間,他經常創作油畫,描寫軍隊、農村、婦女、兒童的生活等。19世紀90年代是霍默藝術創作的轉折點。他在北海之濱的一個漁港泰思默思旅居時,開始用水彩和油畫描寫海景和漁民生活,他以雄偉的畫法來歌頌這些人。在這過程中,他的作品進入了一個新的情感深度。後來,他在緬因州海岸定居下來,逐漸地他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大海上,那是他最後的境界。作品表現得更加簡潔,更加富於思想。
霍默的藝術作品具有坦率的現實主義和強烈的美國風味,代表作品有《生命線》、《回頭浪》、《疾風》、《獵狗和人》、《伐木工》、《值夜——平安無事》等。
伊肯斯(1844年—1916年),他是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畫家。他於1866年從費城來到巴黎,在學畫的過程中受馬奈的影響很大。1870年從西班牙返回費城,任教於賓州美術學院附中,開始探索現實主義的教學方法。由於他在男女合班的教室裏使用裸體模特兒而受到外界的指責,以致被迫辭職。伊肯斯的代表作有《格羅斯病院》、《惠特曼像》等。
賴德(1847年—1917年)是美國19世紀最重要的浪漫主義畫家。他出生於馬薩諸塞州的新貝德福德,雖然他一直住在紐約的貧民區,但他的繪畫題材大部分都是海景和風景。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怪誕與夢幻,色彩綺麗,用筆厚重。
賴德曾經訪問過歐洲,但是並沒有受到歐洲繪畫的影響,他始終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他留下的重要作品有《阿登的森林》、《海上月光》、《白馬上的死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