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憑高遠眺,見長空萬裏,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侵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曆曆。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翩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裏,吹斷一聲橫笛。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柳友梅把二詞對月浩歌,音喉清亮,響徹雲際。每歌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欲淚。歌罷,楊、竹二生齊拍手道:“好歌,好歌!”竹鳳阿道:“昔從東坡鏡心吟出,今從柳兄繡口歌來,深情遠韻,聽者魂銷。”楊連城道:“若使坡仙聽得,千載下又添一知己。”三人說說笑笑,不覺露氣滿空,暗侵衣袂,真吃到大家酩酊,但見東方欲白,方才歸舟。正是:
月為留人人意醉,人因戀月月華妍。
年年月下人同玩,歲歲人間月幾圓。
卻說柳友梅與楊、竹二生西湖玩月之後,又遊玩了數日,方同回家。到了揭曉之日,柳友梅高高的中了浙省第一名解元,報到家中,楊氏夫人不勝歡喜,及聞內侄楊連城也中了第伍名的經魁,益發喜出望外。隻有竹鳳阿不曾中得,柳友梅深為扼腕。竹鳳阿心上因不喜文,倒也不在心上,過幾日又去應武舉了。
雪太守聞知柳友梅中了解元,也不勝歡喜。自謂擇婿有眼,隨差人到金陵梅小姐處報喜。順便就接雪公子並梅小姐一同回杭州。李半仙聽說新解元就是柳友梅,忙回去與女兒說知。春花女亦滿心歡樂不題。
且說梅如玉小姐自扶柩回金陵去後,就安葬了梅公,心下便要回杭州,又因思慕父親,不忍遂別。為此蹉跎過夏,直到中秋。又因雪公子納了南雍,秋闈也不免就進去觀場。為此擔閣過了八月望後,哪曉得天下事竟有出自意外的。雪公子年紀不止一十六歲,文字倒也清通,竟已三場完畢,及到揭曉,卻也中了第二十七名的文魁,報到梅小姐家來,梅小姐也不勝之喜。恰好雪太守是日要差人往南京報喜,那南京捷報雪公子的人早已到了。
雪太守看見了報人,不覺驚喜交集,說道:“我家公子,小小年紀,雖然納個南雍,今年也隻好觀場。哪有僥幸就中之理。”報錄的道:“這個難道好哄得老爺的!”雪太守喜出望外,隨即打發了報錄的。卻好雪公子與梅小姐也到了。這一日大排筵宴,隨排了三桌酒在後衙嘯雪亭上。雪太守與夫人坐了一桌,如玉小姐與瑞雲小姐也合了一桌,公子雪蓮馨因是日是個新貴。雪太守因命他倒坐了一個獨桌。這一日夫妻父子之樂,甥舅姊妹之歡,好不快活熱鬧。梅如玉小姐雖然心上憶念梅公,然是日聞知丈夫柳友梅已中解元,心上也自歡喜,一同飲宴,真是合家歡樂。
正在飲酒間,忽門上報道:“稟老爺,外麵天使到。”太守忙排香案出來迎接。隻見四個校尉,捧過聖旨,開讀道:
朕聞成憲者,祖宗之遺製,功令者,國家之大經。凡爾臣工,罔敢或踰。今爾雪霽偽立私黨,倡作詩詞,背棄程法,靡亂風俗,廢本朝之盛典,習晉唐之陋規,祖宗成憲何存?國家功令安在?勅下錦衣衛,拿問奏複。
讀罷,四校尉就把雪太守去了冠,帶上了刑具。這一日就要起身。雪公子聽得,年幼不諳什事,直驚呆了。出堂來,見父親拿下,身係縲絨,不覺就哭起來。四校尉道:“你兒子是個舉人了,快叫他弄些盤費與我,今日就要起身的。”雪太守忙對雪公子道:“我兒你不用啼哭,聖明在上,我又無大故,此去料沒什事,隻為這詩題一事起的禍根,我去後可速速與你柳姐夫商議。你雖年少,幸喜已得成名,但學問未足,來春就要會試,你須專意讀書,以圖上進。柳姐夫是才高學博的,你當以師資相與,方有益處。我去家眷即發回蘇,你就可同柳姐夫上京。我去自有主張,不必以我為念。”雪公子道:“隻是爹爹此去前途保重,凡事相機。”雪太守道:“這事我自有處,不須你吩咐。”那校尉見無銀使用,便立催起身。原來雪太守雖做個黃堂,卻因平日清廉,竟無銀子。又因雪蓮馨一中,費用去了。為此這一日,雪公子勉強在內邊湊得一百兩銀子,送與校尉,權為路費。校尉嫌少不要,隻得又在庫吏處湊了五十兩添打發了校尉,校尉尚不足意,便星夜促他起身。雪夫人與二小姐在內衙聞知驚得無計可施,不知禍從何起。雪公子尚舍不得父親,遂去苦苦懇留,那校尉哪裏肯放鬆,隻是立逼起身。父了二人無可奈何,隻得分手,灑淚而別。正是:
歡處忽悲來,喜後兼愁集。
世事夢中身,人情雲裏月。
未知雪太守去後凶吉何如,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