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鬼怪之說,亙古常有。
信則有,不信則無。
侍奉陰陽,是為陰陽。為活人辦差,也為死人辦差。
這等人多在鄉間,法令不嚴之處。
若是夜裏間,隻有你一人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看見白人從你眼前過,那你不要害怕,不要叫喊。這時陰兵出工。若是遇見了那黑人從你眼前過,記住隻是埋頭行路便是。若是你怕了,或是叫出來了。那你便是驚鬼了。
天下陰陽之學非常之普遍。
大可分為茅山,蜀山兩派。
蜀山為正,茅山為輔。總管天下陰陽之事。茅山掌門同蜀山掌門同為酆都靈主。在每年七月初七用各自手中陰陽令開啟酆都之門。
茅山入世,而蜀山則避世。這才有陰陽二字,自古陰陽是風水之學。
傳說,宋朝徽宗時,有一茅山術士從天而降,落在了皇城禦花園之中。待皇帝朝畢,使大法力攔住了禦林軍。來在了徽宗麵前告知徽宗皇城之中有妖邪進入。正好就躲在禦花園之中。
徽宗又怎麼會聽這老道之言。眼看自己身後的禦林軍如同呆滯一般,便妥協了。這老道自知這皇帝不相信自己,便給了皇帝一袋黃豆,並叮囑道若是有天皇宮中雞犬不寧,便讓皇帝撒了黃豆,可報平安。
說罷,這老道便飛身而去,這時禦林軍也恢複了過來。可當徽宗問可曾見到一個青衣老道的時候,禦林軍個個不知情。而這時的徽宗也仍舊是半信半疑,直到半月之後。皇城之中果然夜夜有宮女太監消失。
徽宗命秦檜徹查,秦檜徹查仍是無果,隻查到了有幹枯的屍骨在禦花園中。或是池塘,或是假山後麵。
徽宗一時頭大如鬥就在這時他想起了老道給自己的黃豆,便派人把這一袋黃豆盡數撒在了禦花園之中,這天夜裏隻聽得禦花園之中陰風陣陣,在外麵守著的侍衛說是天兵下凡斬了妖魔。
第二天,徽宗也是無心上朝親自驗看侍衛撒下的黃豆。這時黃豆已經消失無蹤。正在這時天上祥雲出現,那老道一陣風似得落在了徽宗麵前。徽宗即時行跪拜大禮卻被這老道扶起。並告訴那作祟的是一條沾染了龍血的鯉魚成精。這麼一說徽宗當即就明白過來。並請求這老道為宋朝護國國師。這老道自然是不依。隻是指點了徽宗如何去除皇城怨氣便飛身離去。
之後,徽宗發表祭天封這老道陰陽天師。自此陰陽便名正言順。
後世茅、蜀兩門皆是以陰陽行事。也就有了後世的陰陽先生。這種陰陽先生自然是比不得正統,但一般的安葬遷居,驅鬼辟邪還是能夠做到的。
所謂有正便有邪。世間邪祟妖怪之事也盡數歸於蜀山同茅山兩派。茅山多以鬼差任職。蜀山則多以天仙任職。因此在人間最多的就是茅山道士。
各朝各代都有天師者,為民所供奉。
所謂妖,凡物通靈或是被童言無忌者點化便為妖。妖者,迷亂人心,禍亂人倫。多以美豔之形顯化。
所謂鬼怪,凡亡靈怨氣太重,亦或是陽壽未盡不正常喪命者便為鬼,這種鬼得不到酆都的認可,若一旦被發現百年會被鬼差當場誅滅。而鬼則為了活下去,亦或是報仇就會為禍人間。這等邪祟一般都是夜間出現。白天躲在無主的荒墳中,或是敗落的院子裏。這些去處鬼差也不會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