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迷夢寒潭(1 / 3)

公元一零三八年,秋,北宋仁宗年間,開封府發生了一樁奇案,兵力部署圖失竊,鎮守邊關的大將楊延昭楊六郎老元帥奉旨返京協助開封府尹包拯調查此案,在返京途中遭人行刺,幸得愛子楊宗保力挽狂瀾、拚死護父,六郎這才幸免於難。

回到家中對外宣稱身負重傷,需要休養一段時日,養傷期間一律閉門謝客,故事由此展開。

話說開封城外有座仙山,終年霧繞,山上住著位老神仙,參禪悟道,因留戀凡塵未得正果,膝下有一徒兒,寡言少語,卻刁鑽古怪。師徒二人遁隱山林,群竹為伴,倒也怡然悠哉。

隻見那濃濃的仙霧之中,有一位佳人靜坐潭邊臨影梳照,波麵靜處映出那一臉絕世容顏,她玉手輕遮,略顯羞態,貝齒微微含咬薄唇,忽然噗嗤一笑,對自個的影兒相當滿意,身遭霞光靄靄,不類凡塵之女……曾幾何時,類似的夢靨一直幻化心頭。

夢中的她,依舊那般傾城,那樣的絕色。

這是那位小徒弟的夢境,基本每晚都要夢到一次,可他是個修行之人,本不該有此念想,但隨著年歲的癡漸,從十六歲開始,仙女的姿影便時常入夢纏繞亂他心魂。

他問師父緣由,師父說,此乃修行中的一個劫,稱之為情。通過的人,轉仙尊佛,一旦沉淪,萬劫不複!

小徒弟沒有姓,師父怎麼叫他,他便怎麼答應。自幼從未見過雙親,聽師父說鬧兵荒的時候為流寇所屠,是師父李玉把他一手教養長大。

別的小孩都有姓氏,唯獨他沒有,私下裏問過師父,李玉總是沉默一會兒,然後笑著解釋說:“小爺子,等你長大了自然就會懂得。”老神仙有個癖好,喜歡管自個的徒兒喚小爺子。

春去秋來,轉眼又過了十二個年頭,如今的小徒弟已二十有八,比之青澀的少年時期多了一份穩重,長得挺拔結實。可他極想知道自己的身世來曆,便去征詢師父,老神仙嫌煩,並沒有把實情相告。小爺子不甘願就這麼糊裏糊塗地生活下去,一氣之下也不再管李玉喚師父了,竟學著師父的口吻也管李玉叫起“臭老頭子”來。

其實老神仙李玉的年齡不大,今朝才交四十,正值壯年。被徒弟這般戲喚,隻搖頭納笑,笑過即罷,也不加以責怪半句。老神仙越是無動於衷,越加激起了小爺子的叛逆之心。

師父不告訴他身世,小爺子便從師姓,自取了個名兒,喚李金龍。他沒有朋友,南山是他唯一的家,也是和師父的家。可是師父經常外出,有時候半個月也不見回來一次。

他習慣了孤獨,常常一個人醉在群山之間修行,累了,有綠草相伴,倦了,與野獸同棲。他向少說話,因為沒有人去跟他說,所以,懂獸語。不過根據李玉的觀察,這廝雖然話少,但吐出來的每一句總能活活地把人給噎死,俗稱鳥語。

這一日,老神仙有要事外出待辦,下山久未歸門,李爺覺得無聊,卻才午睡時又夢到了佳人。忽然,不知是誰踢了他一腳,咚的一聲摔進了水裏,立即驚醒。

未料到的是,夢醒後的他果真躺在一個寒潭裏。

這寒潭有個名堂,叫醉懷,乃老神仙所取。

醉懷的水常年如冰,割人肌膚似刀,寒氣都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終年不散。

一般人隻消沾到一丁點的水霧,不消一瞬,寒氣侵入心脈一準凍僵。不過卻也有個好處,此乃習武之人夢寐以求的寶藏,每天隻要在裏麵泡上三五個時辰,依本家功法修習,內力自然與日俱增。

李玉乃世外高人,奇門遁甲、天文地理、琴棋書畫,上至法術,無一不精通。有個道號,謂之玄真子,李玉他這人也不藏私,將所會如數授於愛徒。

他自小就被老神仙摁到寒冰潭裏麵修煉功法,浸足三個時辰才放人。出來之後,又老早準備了一鍋炙熱滾燙的浴水給他浸身子,也是同等的時辰,冷熱兼修。

這時慢慢遊起身來,大大地呼出一口冷氣,瞥睹衣物,已然渾身濕透,他是什麼時候來寒潭練功的,卻是記不得,難道說剛才的那個夢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