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話音剛落,滿朝文武洗耳恭聽,作為身經百戰的大將,他的建議對風雨飄搖的大唐至關重要。. .
但出乎預料的是李元霸忽然拍案而起,吹胡子瞪眼的叱喝道:“你有完沒完?囉囉嗦嗦的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我還要和皇後親熱一番呢,有事明再!”
“啊……”
李舜臣不由得啞口無言,最擔心的的事情還是生了。以李元霸的智商做出再怎麼可笑的行為都是有可能的,服侍這樣的皇帝就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拿出哄孩的耐心來陪伴君王。
“嗬嗬……陛下莫急,國難當頭,不能耍孩子脾氣,先聽李將軍把話完。”長孫無垢莞爾一笑,笑盈盈的規勸李元霸。
“我不聽,我不聽,我要出去走走,所有的事情由你來決斷好了!”
李元霸耍起性子來起身就走,一溜煙般離開了金鑾殿,隻剩下目瞪口呆的群臣與嘴角微翹的長孫無垢。
長孫無垢清了清嗓子,肅聲道:“陛下的脾氣眾卿家也都知道,就算他坐在這裏也沒什麼用處,大夥兒還是別勉強他了。本宮與眾卿商量好了之後再由哀家轉達給他也是一樣,李將軍有本直奏無妨!”
“也隻能如此了!”
李舜臣歎息一聲,躬身啟奏:“臣所奏者非為別事,實乃漢軍大兵壓境,東有衛卿率十幾萬漢寇麋集於膠州半島,聯合鄭森的青州水師,準備跨海來犯。而東麵公孫齊、6遜已經平定了倭國,在北海道集結了二十多萬兵馬,不日即將來犯。
經青州一戰,我軍十五萬精銳損失殆盡,元氣大損。臣手中僅剩不足五萬水師,而國內的兵力也僅在五萬左右,經李隆基之亂更是愈加惡化。王儉城與膠州半島隔海相望,漢軍從沿海登6,兩左右便可兵臨王儉城外,使得陛下與皇後娘娘以及京畿中樞陷入危機之中,因此臣認為應當火遷都,暫避漢軍鋒芒!”
李舜臣話音剛落,滿堂一片嘩然,眾文武如同醍醐灌頂,齊聲道:“李將軍此言有理啊,漢軍大兵壓境,王儉城朝不保夕,的確應該及早遷都,暫避漢軍鋒芒了。等到衛卿兵臨城下,再想遷都就晚了!”
聽了李舜臣的話,長孫無垢也被嚇了一跳,蹙眉道:“多虧了李將軍提醒,滿朝文武就你高瞻遠矚,未雨綢繆,遷都之事宜早不宜遲啊!以李將軍之見,遷都到哪裏才合適?”
李舜臣拱手道:“漢軍東西夾擊而來,高麗半島缺少戰略縱深,京城必須向北遷徙,臣以為遼東郡治所襄平最為合適。”
藺相如與李鴻章也都具有一定的戰略眼光,聽了李舜臣的話紛紛讚成:“李將軍所言極是,縱觀大唐全境,目前也隻有遼東襄平最合適,既有戰略縱深,又可以和曹魏密切配合,互為犄角。請皇後下令遷都遼東,暫避漢軍鋒芒,以策萬全!”
長孫無垢目光掃向丘神通等其他文武:“李舜臣將軍提議遷都遼東,藺愛卿與李愛卿俱都讚成,其他的眾位卿家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