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七十四 威震西域(2 / 2)

“殺啊,休要放走一名蠻夷!”

就在駱駝嶺上殺聲震之際,蘇烈與張郃率領的人馬也堵住了押運糧草引誘項羽的三萬巴比倫軍隊,占據有利地形從左右掩殺出來,直殺的措手不及的巴比倫軍隊陣腳大亂,潰不成軍。

亂軍之中,張郃率領一手組建的五千“大戟士”,手持長槍,催促胯下白馬,引領著其餘的四萬多將士冒著箭雨向前衝殺。一把把鋒利的大戟高高揚起,砍殺的巴比倫士兵人頭滾滾,鮮血四濺。

對麵的蘇烈不甘示弱,催馬舞刀,連斬百餘名巴比倫將士,亂軍中恰好與這支隊伍的主將蘭博尼狹路相逢,戰無三合,一刀劈下馬來。

在蘇烈與張郃的圍剿之下,這支前來引誘項羽的三萬人馬上無路入地無門,逐漸陷入了漢軍的汪洋大海之中,被薑鬆、黃飛虎、何元慶、盧象升等人率部從後麵包圍上來,迅的一舉全殲,不曾走脫一人。

阿喀琉斯率領的騎兵比亞曆山大統率的主力提前了一個半時辰抵達戰場,撤退途中撞見亞曆山大,急忙稟報戰況:“項羽已率殘部突圍,我軍前往駱駝嶺誘敵的三萬人馬已經全軍覆沒,漢軍馬上追過來了,請國王退兵!”

亞曆山大聞言目瞪口呆:“什麼?我們誘敵的人馬也被全殲了,嗬嗬……這吳起實在太厲害了!”

“殺啊,生擒亞曆山大,陣斬阿喀琉斯!”

北麵殺聲大作,蘇定方、黃飛虎、薑鬆、何元慶、盧象升、張郃等各部人馬尾隨而至,數十萬漢軍漫山遍野的追趕而來,聲勢浩大。

亞曆山大不敢戀戰,急忙下令前軍變後軍,後軍變前軍,由阿喀琉斯與漢尼拔一起殿後,全軍朝莎車城撤退。

“騎兵隨我追襲,爭取一舉拿下莎車城!”

蘇定方一聲令下,親自率領兩萬騎兵居中,黃飛虎率一萬騎兵在右,薑鬆率領一萬騎兵在左,其他的武將率領大隊人馬隨後,咬著亞曆山大的尾巴不放,從傍晚窮追到次日晌午,一直驅逐到莎車城下。

亞曆山大見漢軍咬的太緊,隻怕城門打開後會被漢軍尾隨進城,反而來個甕中捉鱉,隻能下令放棄莎車城向西撤退。

黃飛虎匹馬當先砍落吊橋,砸開城門,第一個衝進了莎車城。潮水般的漢軍蜂擁而入,迅的占領了項羽花了一年沒有拿下來的前線要塞,讓漢軍的旗幟在莎車的城牆上迎風飄揚。

連續連兩夜的鏖戰下來,戰鬥終於落下帷幕,從駱駝嶺到莎車城的這百十裏路程,隨處可見戰死的屍體與殘破的旌旗,遍地狼煙,在秋風中飄飄嫋嫋,直上九霄。

經過清點,漢軍大獲全勝,殲滅了項羽七萬多兵馬,並陣斬了兀突骨、先軫兩員大將,包括項羽、季布、木易等主將全部掛彩,一戰給予了大夏國巨大的重創,導致項羽元氣大傷,剩餘的兵力已經不足十萬。

項羽吃了大虧,不敢再在曠野中駐紮,連夜拔營向北撤退了兩百餘裏,退守藍馬關,以防項羽朝大夏國腹地挺進。

而亞曆山大也沒有好到哪裏去,除了誘敵的三萬人馬遭到全殲之外,阿喀琉斯救援項羽的騎兵也折損了五千多,自己率領的主力被漢軍咬著尾巴窮追了一百多裏路程,又折損了一萬多人。

巴比倫軍前前後後加起來損失了五萬多兵馬,還丟失了前線要塞莎車城,比起項羽來好不到哪裏去,隻能如同驚弓之鳥一般向西退守塞班堡,阻擋漢軍朝巴比倫境內推進。

而漢軍這邊除陣亡了七八個偏將之外,大將隻有楊誌戰死,兵馬損失了五萬左右,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缺少經驗的貴霜人以及半島土著,戰死的漢人不過四五千人,算是取得了對安息帝國開戰的開門紅!

(ps:看到有人阿喀琉斯救援項羽怎麼來的這麼快,難道有瞬移功能麼?後麵還跟著一大堆符合的。

隻能看書請不要一目十行,一支筆難道兩家話,這種情節很多時候需要采用倒敘的手法來描寫另外一個場景,提到亞曆山大的時候白紙黑字寫著“三個時辰之前”,請先弄明白再下定論。

三個時辰之前,就是六個時之前。阿喀琉斯率騎兵突襲救援,莎車城到戰場一百裏路程,難道騎兵六個時還走不到一百裏路?

評論區還有另外兩種非常強烈並且互相抵觸的聲音,項羽要是輸了我就不看了!吳起是垃圾吧,五十萬人都被項羽走了,幹脆太監算了!

隻能戰場上千變萬化,什麼結果都有可能生。項羽在烏江不也是被韓信逼得自刎了麼?而曹操率領著八十三萬大軍,在長阪坡不也是被趙子龍單槍匹馬殺了個七進七出麼,被劉備跑了嗎,項羽難道比趙雲還弱?而已,鑽牛角尖大可不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