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強做鎮定,催馬揚鞭出了漢軍大營,走了兩三裏之後方才向兩名士卒作別:“就此別過,兩位保重!”
不等兩名士卒回話,許攸縱馬揚鞭,朝南皮方向抱頭鼠竄,猶如魚入大海,鳥歸蒼穹。
看著許攸在月色中不見了蹤影,兩名士兵這才會心的一笑,返回大營與什長一起來拜見李靖:“啟稟元帥,許攸給了我們每人一個大元寶,朝南皮方向快馬而去!”
李靖接過來掂量了幾下,開玩笑道:“嘶……許攸這老家夥還真有貨啊!你們幾個差使辦的不錯,回頭每人賞賜五兩銀子,也別嫌少,本帥賞賜的你們拿著一輩子心安理得。接下來就看許攸的表演了!”
【ps:最後聊一下曹兵破下邳的劇情吧,回答幾個比較集中的問題。】
第一個,有人劉辯最近集體腦殘,在洛陽、長安一帶集中了龐大的兵力導致青州、徐州空虛,所以給了唐、魏可趁之機。
我想的是,下這樣結論的一定是跳著看書的,根本不會連貫前後的情節,全憑主觀下結論。請注意,劉辯的幾十萬軍隊跑到西麵不隻是僅僅打一個西漢朝廷,前期在打劉備、劉裕、趙匡胤聯軍,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之殲滅,而且在兩個月之前才剛剛滅掉趙匡胤,怎麼變成就變成集中重兵打西漢不管青、徐二州了呢?
文中提到劉辯的五十萬軍隊,是在滅掉趙匡胤、劉裕之後,經過收編降兵逐步展起來的,而且時間才兩個月,隔著長安、洛陽怎麼撤退到東麵,難道要空運到青州麼?或者繞路巴蜀,需要走上七八個月才能到達東部的青、徐二州。
而且按照文中的描述,目前朱棣手裏還有五六萬兵馬,長安潼關還有五六萬,楊素撤回洛陽的還有六七萬,總兵力依舊接近二十萬,難道不一鼓作氣的殲滅,而是放西漢死灰複燃麼?
麵對接近二十萬死守的兵力,如果沒有絕對優勢,如何將之滅亡?而且按照這種觀點的法,你把兵力放到徐州、青州,李世民、曹操不會攻打你的江東麼?你有多少兵馬被牽著鼻子走?
其次,有人劉辯傻逼啊,為什麼讓糜芳做下邳的守將?
請注意,現在徐州的都督是秦瓊,有權自己做人事安排,而且糜芳隻是在其他人出征之後被委任為主將,劉辯對此不知情,而且皇帝也不可能事無巨細的過問。
另外,在張良做出分析之後,劉辯已經迅做了應對措施,包括命令龍且、郭淮、楊延昭、尉遲恭等人增援青、徐二州,甚至派出了冉閔、彭越快馬趕往青州增援。可以劉辯作為總攬大局的統帥,已經做出了最好的應對措施,沒有犯任何錯。
有些人總喜歡站在上帝視角思維,隻允許對方失敗,不允許自己失敗,也就是主角方拿下許昌、陳留這些重鎮都是應該的,而自己丟掉下邳就是主角方腦殘。但如果作者想給主角開上帝視角的話,隻需要一章便可以統一整個世界。
戰爭是互有勝負的,而且曹操、李世民聯合之後的實力不弱,如果主角一直勝,這些人肯定又會,你看作者傻逼啊,把曹操、李世民、樂毅、範蠡、李績、李牧這些牛人寫成腦殘了,竟然一次也贏不了!看書,就是這樣相互矛盾。
還有人魏延偷襲鄴城是腦殘,其實這隻是作者按照大綱描述一個故事,可以戰爭中任何計謀都有風險,無所謂腦殘不腦殘。就像韓信背水列陣,輸了就是腦殘,贏了就是妙計,這就是所謂的成王敗寇!
還有人戚繼光、6遜怎麼不從日本撤回來呢?劍客在這裏想的是看書請有個地理和時間概念,沒事百度一下三國地圖,不行加一下我的微信公眾號——青銅劍客,我會上傳地圖給你們看看,效果比閉門造車好得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