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劉辯立後另外一個版本(1 / 2)

在最前麵,請注意本章是免費章節。

這幾章一直在寫立後之事,到最後君臣博弈,結果變成了東、西兩宮皇後並存的局麵。

有的讀者不滿意了,劉辯不夠霸道啊,怎麼能受到群臣逼宮呢,身為皇帝一言九鼎,還不是想立誰就立誰?大臣們該殺的殺,該罷的罷就是了,竟然被群臣要挾,真是太慫了!

劍客這幾查閱了不少曆史資料,立皇後、太子這樣的大事,幾乎所有的皇帝都要和大臣商議,不要以為皇帝可以為所欲為,那隻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朱元璋夠狠毒吧?被自己的老婆馬皇後管的死死的,怕老婆下皆知,想要納個妃子都需要老婆批準,也沒見朱元璋一言九鼎,把老婆宰了。

再一下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被皇後獨孤伽羅影響強烈,自始至終被獨孤參與朝政,大量參與百官任免,甚至被百姓們稱之為“二聖”,甚至獨孤伽羅主導罷免隋朝宰相,但絲毫不影響楊堅的皇帝形象。

至於劉邦被呂雉管的死死的,連最愛的戚夫人都保不住,甚至在死後被做成“人彘”,淒慘的死去,這家喻戶曉的事情就不用了。

這三位都是開國皇帝,但並沒有像某些讀者想的那樣一言九鼎,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並沒有子一怒,流血千裏,為什麼?比起他們來,從來不許女人幹政的劉辯強硬的多了吧?

後宮女人滋生野心,是人之常情,這就像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一樣的道理,保持後宮穩定才是王道,霸道獨裁隻會埋下不安定的導火索,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在這一上,劉邦、楊堅、朱元璋都是這樣做的,也沒見誰把自己的皇後打入冷宮,甚至是殺了一勞永逸,方才得以維持政權穩定。

既然某些人認為作為皇帝應該一言九鼎,子一怒,流血千裏,那麼咱們就換個劇情試試看,試試那樣才符合正常人思維?

---------------------------------

》②》②》②》②,.$.⊙

“什麼,荀彧你敢威脅朕?”

聽了荀彧的話,劉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荀彧長揖不起:“臣隻是感到身心俱疲,想要回家休養一段時日,豈敢威脅陛下!”

“哼!”

劉辯冷哼一聲走下鑾台:“不要以為朕猜不到你心裏想的什麼,你就是因為朕沒有立武如意為皇後,所以心存不滿,才借故請假,是也不是?”

荀彧被劉辯的咄咄逼人激發出了心中的怒氣:“既然陛下這樣,那臣就鬥膽幾句,當初可是陛下向百官許諾,要冊立德妃娘娘為後?”

劉辯大怒:“朕了怎麼樣,沒又怎麼樣?朕是皇帝,朕了算,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朕是子,一言九鼎你知不知道?”

“君無戲言!”荀彧臉色鐵青,對劉辯的話倍感失望,“君子一諾,尚且駟馬難追,更何況皇帝!”

劉辯雙目圓睜:“立皇後是朕的家事,朕想立誰就立誰,不用你們在這裏bibi!”

“陛下……逼/逼是什麼?”有個不開眼的侍郎插了一句話。

劉辯又氣又怒,忽然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拔劍刺進了這侍郎的腹部。

馬勒戈壁的,朕不想對丞相動手,你這個不知道高地厚的東西,也敢跳出來挑釁朕?

一腳把奄奄一息的侍郎踹倒在地,劉辯聲色俱厲的怒視荀彧:“朕想殺誰就殺誰,更別立皇後了,你再敢多嘴,朕把你也宰了!”